找卷子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名校试题

名校试题

2024届智慧上进高三总复习双向达标月考调研卷(二)历史试卷

[db:作者] 2023-09-25 16:56:37名校试题
2024届智慧上进高三总复习双向达标月考调研卷(二)历史试卷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4届智慧上进高三总复习双向达标月考调研卷(二)历史试卷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

2024届智慧上进高三总复习双向达标月考调研卷(二)历史试卷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4届智慧上进高三总复习双向达标月考调研卷(二)历史试卷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试题答案

2024届智慧上进高三总复习双向达标月考调研卷(二)历史试卷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2024届智慧上进高三总复习双向达标月考调研卷(二)历史试卷

18.1700年,英国《吏治澄清法)规定,“凡接受皇家薪俸及年金的官吏.除各部大臣及国务大臣外,均不得为议会下院议员。稍后,又规定政府各部门的官员除少数高级官员外,不许参加党派的政治活动。这些规定()A.有利于国家治理的进一步优化B.标志着英国确立了文官体制C.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有效融合D.杜绝了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2024届智慧上进高三总复习双向达标月考调研卷(二)历史试卷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中世纪早期,有限的农产品直接交易活动多由那些偶然、分散的村庄市场来承担。9∼10世纪开始,农民比较普遍的进入市场,交换活动成为农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此时许多村庄是通过国王或封建领主的特许状的授权而建立市场的。从11世纪中叶起,许多市场村庄随着人口和手工业活动的频繁而逐渐发展成城镇,村庄市场也就发展成了城镇市场,市场上各类农产品、手工制品“鱼龙混杂”,交易品良莠不齐,地区间币制混乱,因此“市集书记”一职成为市场的“监督助理”。有学者认为中世纪中期的西欧市场交易是“一种确定的和法律的行为,法律禁止人们在合法的市场之外做买卖交易”。——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商业交换网络体系研究》材料二进入15世纪后期,西欧对利润无限制的追求,推动着商人们不断进行市场分工,商人开始注重与国外客户进行广泛的贸易。随着人们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香料、丝绸等高档奢侈品的需求加快,高额的利润迫使商人克服种种困难进行国际化市场交易,一些大的集市逐渐发展为国际交易中心,大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市场网络在16世纪发展成为覆盖区域性的市场网络,安特卫普等地成了主要交易中心,汉萨同盟等组织也日趋发展起来。商法逐步完善,商人成为以个人名义从事商业活动获取利润的人,产权私有化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交易也更加规范化。这也确保统治者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税收,反过来,统治者通过法律的保护作用,确保市场健康运行。——摘编自魏跃军《14世纪中叶~16世纪中叶西欧商品市场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世纪早、中期的西欧商业市场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末至16世纪西欧商业市场的变化,并说明其影响。(8分)

19.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推行与内地相同的行政体制。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设行省,在澎湖改立总兵,并修筑新式炮台。1907年,清政府在东北设东三省总督、巡抚,废除旗官,民事政令统一,统归于州县,军政事务归东三省总督掌管。这反映了A.洋务运动推进国防近代化B.晚清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加强C.清政府国家观念逐渐提升D.体制政令统一确保边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