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8中2024-2025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pdf》,以下展示关于《重庆8中2024-2025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pdf》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第 1 页,共 6 页 重庆八中 20242025 学年度(下)高三年级入学适应性训练 历 史 试 题(考试时间:7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庙号起源于商代,对国家有大功的、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被特别追赠庙号。当时的庙号只有三种: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中兴者曰“中”,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这体现了A 王权与神权结合的政治特色 B 早期原始民主政治得以延续C 祭祀活动带有宗法德政色彩 D 儒家为政以德思想源远流长2.汉宣帝神爵三年

2、(公元前 59 年),王褒在今四川彭州市一带遇见寡妇杨舍家发生主奴纠纷,他便为这家奴仆订立了一份契券僮约,如“牵犬贩鹅,武阳买茶。杨氏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入市不得夷蹲旁卧,恶言丑詈。多作刀矛,持入益州,货易羊牛。”僮约的史料价值在于研究汉代A田庄经济自给自足 B区域市场经济交往 C土地兼并程度加剧 D农村雇佣关系发展 3北魏在沿边诸地设置州郡,并设置“护匈奴、羌、戎、夷、蛮、越中郎将”“护羌、戎、夷、蛮、越校尉”管理边疆少数民族事务。这些措施 A 延续了历朝的民族政策 B 贯彻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C 适应了政治改革的形势 D 导致了民族矛盾的激化 4786 年,唐德宗实行财政改革,试图将财

3、政大权还职尚书户部,遭到江淮转运使韩滉反对。最终德宗终止改革,后来还加授韩滉度支、诸道盐铁转运等使,执掌全国财政大权。这反映出当时 A经济格局影响政府决策 B租庸调制难难以为继 C藩镇割据危及中央统治 D三省六部制走向瓦解 5宋代某诗云:“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该诗体现出的思想观念是 A“存天理,灭人欲”B“心外无物”C“天人合一”D“格物致知”第 2 页,共 6 页 6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图中所示路线应是 A明清时期主要商帮的贸易路线 B明清时期的主要陆海交通线 C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路线 D明朝中期倭寇在华侵略路线 7下图为 1907 年 9 月

4、天津醒俗画报刊登的漫画文明一半。据画中文字记载,作者途经某女子小学堂看见女子“赴学者络绎不绝”倍感欣慰:但随后发现很多学生“步履维艰、缠足仍居大半”,可谓“文明一半”。该漫画旨在 A推崇近代学堂与男女平等 B批判封建礼教与妇女缠足 C推动民众觉醒与女权运动 D倡导教育改革与妇女启蒙 8有学者认为:在几何学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在历史上,最短的前进线路却往往是一条螺旋形或波浪式的曲线,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只有进攻,没有退却,相反,在特定条件下“退却”本身就是在前进。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的签订 B国民革命时期中共对国民党的退让 C“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选择 D皖南事变后中共对

5、统一战线的维护 91950 年 12 月,劳动报刊文称:假定 100 万上海职工每人每月都存入 4 元(已折算为新人民币),1 个月就可吸储 400 万元。这笔钱如果用于购买棉花,可供 450 万纱锭生产一天:如果用于铁路建设,每月可造 100 公里。该文刊发的目的是 A践行过渡时期总路线 B动员民众支援国家建设 C配合开展工商业改造 D平抑物价维护市场稳定 第 3 页,共 6 页 10如图所示为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 2002 年和 2006 年我国学校占地总面积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统计数据的变化情况。图中所示变化 A顺应了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 B助推了基础教育均衡化进程 C体现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贯

6、彻 D奠定了创新型社会建设基础 11有学者认为,中世纪的西欧具有如下所示的三个历史性特质。其意在说明中世纪西欧 否定性 拒斥帝国形态,否定拜占庭为罗马帝国正统与东正教为基督教正宗 生成性 生产自我系谱,基于地域族群共同体的表达 排他性 区隔其他族群,以方言打破了拉丁语“大一统”的格局 A封君封臣制逐渐走向瓦解 B蕴含民族国家形成的要素 C宗教改革推动了思想解放 D出现王权与教权并立格局 12荷兰学者弗朗索瓦瓦伦坦泰因在 1726 年写道:“咖啡在这个国家的消费已经非常普遍,以至于如果女仆和缝纫工人每天早上不喝咖啡就很难将线穿过针孔。”咖啡消费“非常普遍”的主要原因是 A价格革命的开展 B消费习惯的变化 C全球贸易的发展 D劳作方式的巨变 13如表为工业革命时代英国国民收入变化状况。该表中的现象可用于说明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 1770 约 17901793 约 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 年为 100)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A 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