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北京房山区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x》,以下展示关于《2024-2025学年北京房山区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房山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水平调研(二)高一历史本试卷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选择题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玉璋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礼器,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陕西、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东等地都有发现。以下是不同遗址出土的玉璋及细节特写图片,由此可以推断石峁遗址二里头遗址三星堆遗址A.远古人类的起源 &
2、nbsp; B.早期国家的产生C.礼乐制度的诞生 D.各地文化的交流2. 史记记载: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材料反映了A.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完全确立 B.变法图强推动了社会转型C.周朝传统政治秩序走向瓦解
3、 D.兼并战争使国家完成统一3.汉朝宫廷“鼓吹”按使用场合分为两类:一是殿廷鼓吹,用于宴享与典仪,招待外邦君主,确认君臣关系;二是卤簿鼓吹,用于出行车驾仪仗,“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据此可知汉朝宫廷“鼓吹”A.兴起于“文景之治”时期 B.体现分封诸侯的重要仪式C.标志着儒学成为主流意识 D.成为专制皇权独尊的象征高一历史第1页(共12页)4.阅读下图,对其
4、解释准确的是A. “华夏认同观念”开始产生 B.内迁各民族维持了北方稳定C.南多北少的人口格局已形成 D.民族交融过程中孕育着统一5.下表是汉朝至唐朝通过“丝绸之路”交流的相关史实。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外交流时期外国输入中国中国输往外国汉朝印度的香料、中亚的芝麻、西亚的黄瓜等丝绸、漆器、铁器经由西域传入安息、罗马等地魏晋南北朝埃及的玻璃、波斯的雕塑和金银器等养蚕和丝织技术传入波斯、拜占庭等地唐朝印度制糖法、波斯的缝合木船法等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典章制度传到新
5、罗和日本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最远已到达非洲东海岸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形成了全球性贸易网络A. B. C. D. 6.宋朝地方行政体制实行州(府、军、监)县二级制(如右表所示)。在州、府、军、监之上有中央的派出机构“路”,对地方辖区进行有效的监督;在州一级增设通判
6、,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上述措施宋朝地方机构设置路安抚使帅司转运使漕司提点刑狱宪司提举常平仓司府、州、军、监知州、知府通判县知县、县令高一历史第2页(共12页)D.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C.分化地方事权强化中央集权B.旨在解决宰相权力过大问题A.容易造成边防武将专权割据7.1127年,金朝灭北宋,疆域扩大至中原地区。1135年,金熙宗即位后,以唐宋制度为依据推行汉官制度,但遭到诸多女真大贵族的激烈反对,新的汉官之制直到海陵王正隆元年 (1156年)才最终完成。材料表明制度的变革过程艰难  
7、; “大定之治”的基础已奠定“猛安谋克”被废除 女真族与汉族间的交融加强A. B. C. D. 8.观察以下两幅图,对其解释正确的是A.隋朝时期南方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北方 B.元朝的海运航线已经取代了陆上运河C.运河缓解了经济政治中心分离的矛盾 D.隋朝和元朝因修建运河耗费人财而亡9.以下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与相关论述对应正确的是选项著作相关论述A伤寒杂病论博采众方,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B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C梦溪笔谈总结了宋朝以前的数学知识,作者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D天工开物内容丰富、范围广泛,记载了许多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技术,是一部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