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北京昌平区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pdf》,以下展示关于《2024-2025学年北京昌平区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pdf》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昌平区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抽测 地 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每题 2分,共分,共 50 分分)2023 年 3月 24日夜晚,天空中明亮的金星被月亮掩盖,出现“月掩金星”天象。表为金星和地球的特征比较。读表,完成第 12题。特征 行星 地球 金星 公转轨道半径(地球=1)1 0.72 公转周期 365 天 225 天 自转周期 1 天 243 天 质量(地球=1)1 0.82 体积(地球=1)1 0.86 大气成分 78%为氮气 96%为二氧化碳 1.“月掩金星”天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月球能发光,亮度大 B.月球运行至地球和金星之间 C.金星比月球的体
2、积小 D.金星围绕着地球公转 2.金星表面平均温度超过 450,远高于地球,主要原因是金星相比于地球()距离太阳近 自转周期短 公转速度慢 温室气体多 A.B.C.D.2022 年 4月 29日,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发现多收古生物化石,图为其中两枚化石及它们形成的地质年代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34题。3.图中甲地质年代()第 1 页/共 23 页A.陆地被子植物繁盛 B.两栖动物大量出现 C.海洋中蓝藻大爆发 D.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4.棕榈叶化石标本长度达 1 米,叶脉清晰可见,其指示()A.高寒草甸环境 B.寒带苔原环境 C.暖湿森林环境 D.热带沙漠环境 北京时间 2024 年 10月
3、30日 4时 27分,长征二号 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成功,其搭载的神舟十九号飞船在约 400 千米的高度上,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对接,航天员乘组进行在轨轮换。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开展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实验。据此,完成第 56 题。5.对接成功时,航天员所在高度位于()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星际空间 6.影响空间站与地球之间通信联系的主要因素是()A.臭氧层 B.太阳辐射 C.太阳活动 D.超声波“蓝窗”曾经是地中海中马耳他戈佐岛最为著名的景点,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透过拱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该景点
4、已于 2017 年 3 月 8 日坍塌。图为“蓝窗”坍塌前的景观照片。读图,完成第 78题。7.“蓝窗”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海浪侵蚀 D.冰川侵蚀 8.能正确表达“蓝窗”地貌景观从形成到崩塌过程的是()A.B.C.D.高空气象观测是用一个气象气球将无线电探空仪带入空中,探空仪主要探测地面至高空三万米的温度、气 第 2 页/共 23 页压、湿度、风向、风速等,并将感应结果转换为无线电讯号,连续不断地发给地面接收系统,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换提供及时、准确的高空气象资料。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910 题。9.气象气球升空
5、过程中()A.气温逐渐上升 B.气压持续下降 C.湿度显著增加 D.对流运动不断增强 10.下列关于大气各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对流层中臭氧吸收红外线,保护人类健康 B.平流层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飞机飞行 C.平流层中的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影响人类通信 D.高层大气中常见云雨现象,影响农业生产 表为北京 2024 年 10月 6日及 7 日的天气资料。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第 1112 题。日期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天气状况 10月 6日 18 14 阴雨 10月 7日 21 10 晴 11.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A.一太阳辐射 B.一大气辐射 C.一地
6、面辐射 D.一大气逆辐射 12.表中 7 日比 6日气温日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第 3 页/共 23 页A.云量减少,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 B.云量增多,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 C.云量减少,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 D.云量增多,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 绿色屋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某研究小组为研究相同降雨条件下,植被对绿色屋顶径流的调控效率而设计了实验装置。图为实验装置图。读图,完成第 1314题。13.该实验中,导流槽出水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 B.地下径流 C.蒸发 D.地表径流 14.若在实验中增加植被覆盖率,推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塑料桶中收集到的雨水更多 B.溢流口处雨水更加快速流出 C.植被蒸腾损耗的水量会更少 D.导流槽中雨水汇集的速度会放缓 图为太平洋 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第 1516 题。15.据图可推断()A.乙海区温度低于丙海区 第 4 页/共 23 页B.从甲到丁海水盐度先降低再升高 C.丙海域密度高于丁海域 D.随着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密度变大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