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考试(教育学业质量监测) 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x》,以下展示关于《楚雄州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考试(教育学业质量监测) 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楚雄州中小学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高中三年级   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称大禹为“传说

2、中的政府治水工程的开轫者”。还有学者认为禹在治水的过程中,通过按地域划分国民,组织和管理各部落民众参与治水。这些言论反映出大禹治水A.促进了官僚体系的完善                   B.打破了原始社会族群布局C.推动了早期国家的形成                   D.加快了禅让到世袭的转变2.孔子本人少谈“天命”,而多言“人事”,要求每个人都要“克己复礼”,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因为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是社

3、会秩序的根源,而社会秩序又是政治稳定和天下安定的基础。孔子提出这些儒学主张的主要动因是当时A.社会动荡导致道德沦丧                   B.礼乐崩坏社会混乱C.儒家伦理体系受到冲击                    D.学术争鸣颇为激烈3.汉书记载了翟方进围湖造田的故事,不过直到汉末还是个别事件。南朝史书经常提到禁止私家“烧山封水”,即禁止把水域据为己有,垄断水域包括围湖造田的行径。宋书

4、孔灵符传讲到“垦起湖田”,宋书谢灵运传多次提及“决以为田”。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北民的大量南迁    B.土地私有制确立   C.铁器牛耕的推广   D.政府的大力倡导4.表1所示为隋唐丁中制(中、丁要求担赋役)的调整情况。这一调整表1隋开皇二年(582年)开皇三年(583年)炀帝初年(604年)黄13岁小410岁1117岁中1120岁1121岁1859岁丁2159岁2259岁老60岁以上唐武德七年(624年)神龙元年至景云元年(705710年)天宝三载(744年)广德元年(763年)黄13岁小415岁小417岁1620岁中1621岁1822岁1

5、824 岁2159 岁2257 岁丁2357 岁2554 岁60岁以上58岁以上老58岁以上55 岁以上                                 【高三历史 第1页(共6页)】                     A.导致了自耕农数量减少           &

6、nbsp;      B.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D.利于缓和当时的人地矛盾5.表2所示为明洪武至万历年间松江府经济发展状况。据表可推知,这一时期的松江地区表2时间户田亩征收米麦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249 950 户1 219 937人5 132 290亩1 219 896石弘治四年(1491年)200 520 户627 313人4 715 662亩1 031 485石万历六年(1572年)218 359 户48

7、4 414人4 247 703亩1 031 486石A.农户负担沉重                          B.是财政主要来源地C.实际人口锐减                          D.社会经济发展停滞6.甲午中日战争后,严复醉心于译书工作,追求“信、达、雅”的翻译效果。由于古汉语不能很好地表达西方的一些新概念、

8、新观念,严复就不得不生造出一些新词来,如“群”“自繇(自由)”“计学”“内籀(归纳)”“外籀(演绎)”“么匿(个体)”等。这一译法A.加剧了新旧文化之间的矛盾              B.受儒家传统文化的束缚较深C.旨在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D.客观上促进了西方思想传播7.1907年,两广总督张人骏与日本交涉东沙岛时,搜集了许多有关东沙岛属于中国的历史文献和图籍,以及中国和英国出版的一些地图。张人骏将历史文献和图籍摆在日本领事面前,日本领事哑口无言,只好承认东沙岛为中国固有领土,将东沙岛归还中国。张人骏这一做法A.抑制了边疆危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