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答案.pdf》,以下展示关于《肇庆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答案.pdf》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肇庆市 2025 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 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历史 一、选择题 题目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B B D C C D 题目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A B B C A C 二、非选择题 17.(14分)(1)特点:1.商业税总额超过农业税;2.商业税种类多样。(共 2 分,答对 1点得 2分,任答 1点即为满分 2 分)原因:1.商品经济的发展;2.手工业的进步;3.政府财政体系的完备。(共 4 分,答对 1点得 2分,任答 2点即为满分 4 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财政问题:材料二反映了宋朝地方政府财政
2、收支不平衡(或地方政府财政负担沉重,或地方政府财政拮据);材料三反映了财政征收过程中出现不平等、不公平现象。(共 4 分,答对 1点得 2分,需分别指出材料二、三的财政问题,无区别最多得 2分)(3)补充视角:1.海外贸易(或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税;2.与少数民族政权互市的税收(或榷场税收)。共 4 分,答对 1 点得 2 分,不与材料一(中央财政)、二(地方财政)、三(基层征收)视角重复,其他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8.(12分)示例:论题:黄河文化为近代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力量。阐述:黄河文化蕴含着坚韧不拔的抗争精神。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山东、直隶等地区
3、,黄河儿女们凭借着从古老黄河文化中汲取的顽强斗志,发起义和团运动,奋勇抵抗八国联军的入侵,彰显了捍卫民族主权的坚定决心。这种抗争精神如星星之火,为后续更为深入、广泛的革命斗争埋下了伏笔。黄河文化以不屈不挠、奋勇直前的特质,为长征注入磅礴力量。长征路上,红军战士跨越万水千山,战胜饥饿、疾病与敌人的围追堵截等艰难险阻,把革命的火种撒在了四川、陕西、甘肃等黄河流域地区,鼓舞着这里的广大人民群众不怕牺牲、英勇斗争。黄河文化承载着民族团结统一精神。抗日战争时期,黄河成为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天然屏障。黄河两岸的中华儿女,不分党派、不分阶层,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数热血青年从黄河之畔奔赴抗战前线,为了守护黄
4、河、捍卫民族尊严,他们前赴后继,把黄河精神转化为强大的革命动力,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黄河文化厚植变革创新意识。解放战争时期,在军事斗争策略上,解放军依托黄河流域 高三历史 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第 1页(共 3页)的地理特点,创新作战方式,如利用黄河故道等地形开展运动战、游击战,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广大农民依据黄河文化中变革创新的精神特质,突破传统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踊跃参与土地改革运动,实现“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极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与生产热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人力和物力保障。综上所述,黄河文化在近代中国革命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5、,还在关键时刻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并且以其变革创新的意识为革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黄河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璀璨夺目的篇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评分标准:一、必须三段式,其中观点 2 分,阐述 8分,总结 2分。二、论题须围绕“黄河文化与近代中国”,空间上须是黄河流域(今四川、青海、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时间上界定为 18401949年。1.观点部分:观点明确,包含黄河文化与近代中国的关系。2.阐述部分:阐述部分要有两个史实,并且是不同的两个视角或事件,如写多个史实,则对写得最优的两个史实进行给分,如多个史实均为一个事件或一个视
6、角,只给一个史实的分。史实要求准确,与论题相关,史论结合,阐述过程必须有背景、过程、评价中至少两个内容,才能得 4 分,如只有史实,无阐述或阐述过程不合理,一个史实只给 2 分。3.总结部分:与观点完全一致不得分,必须对观点进行拓展或升华,只要稍微拓展即可得分。19.(12分)(1)原因: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历史原因)2.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可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保障。(现实原因)3.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中国认识到科技对于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国际原因)(共 4 分,答对 1点得 2分,任答 2点即为满分 4 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史实依据:1.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农民收入,释放农业活力。2.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乡镇政府,完善农村政治体制。4.发展农业科技(袁隆平杂交水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共 4 分,答对 1点得 2分,任答 2点即为满分 4 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差异:1.中国农业现代化以和平发展方式为路径,西方是暴力掠夺。2.中国农业现代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