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2020雅礼中学第二,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收集整理炎德2020雅礼中学第二的相关答案解析,获取方式(用百度搜索:趣找答案)即可
选出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孟德尔的贡献主要是把“因子”与数量化带进了这一门原先就存在、并已有巨大成就的学科。
B.这说明个体的差异总是大于任何人种、种族(也许就是中国人的民族一词)的。
C.白宫庆祝“工作框架图”的背景图案值得玩味:解读生命之书:人文的里程碑(A mi1e-stone for hu-manity)。
D.任何“优生”“劣生”的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晓 望
杜甫
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
【注】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当时流寓夔州
(1)祸兮福之所倚,——。《老子》
(2)沧海月明珠有泪,——。《锦瑟》
(3)子日:“岁寒,——。”《论语》
(4)——,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也。《孟子·梁惠王上》
(5)是以圣人不期修古,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蠹》
废墟
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
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蹋。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世界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废墟是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节,庄严地保持着派出者的俗和服饰,不敢轻易地入乡随俗。使节总是稀少的,经过君王的挑剔和筛选。使节负有沉重的使命,不负使命的来往者才是使节。当代的瓦砾堆不是我们所说的废墟,古代的旷野也不在我们关注的范围,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当地的力量和精粹。碎成齑粉的遗址也不是废墟.废墟中应有岁月坚硬的断柱的残片,废墟能提供破读的可能,废墟散发着让人留连盘桓的磁力。是的,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连着古代,一极连着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具有强烈感应。失去了磁力就失去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
并非所有的修缮都属于荒唐。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迹地加固,再苦心设计,让它既保持原貌又便于观看。这种劳作,是对废墟的恩惠。全部劳作的终点,是使它更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废墟,一个人人都愿意凭吊的废墟。修缮,总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损坏。把损坏降低到最低度,是一切真正的废墟修缮家的夙愿。也并非所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如果连废墟也没有了,重建一个来实现现代人吞古纳今的宏志,好又何妨?但是,那只是现代建筑家的古典风格。沿用一个古名,出于幽默。黄鹤楼重建了。可以装电梯;阿房宫若重建,可以作宾馆;滕王阁若重建,可以辟商场。这与历史干系不大。如果既有废墟,又要重建,那么,我建议,千万保留废墟,傍邻重建。在废墟上打地基,让人心痛。
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愤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残梦。但是,收拾起来的又不是前夜的残梦,只是今日的游戏。
小题1:
分三条概述作者对待“废墟”的态度。
炎德2020雅礼中学第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炎德2020雅礼中学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