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0理综六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0理综六,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收集整理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0理综六的相关答案解析,获取方式(用百度搜索:趣找答案)即可
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生活于同一时代的陆游和辛弃疾代表着南宋爱国主义诗词的高度,但陆游创作以诗为主,如《书愤》、《钗头凤》,辛弃疾则以写词为主,如《永遇乐》(千古江山)。
B.苏轼是北宋继欧阳修后的文坛领袖,是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他的散文众体兼长,立意新颖,纵横驰骋,行云流水,《教战守策》、《喜雨亭记》、《留侯论》都脍炙人口。
C.作为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凡人和日常生活的道路,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正是沿着《金瓶梅》开创的道路,不朽的《红楼梦》问世了。
D.元曲作家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如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雎景臣的套曲《般涉调·高祖还乡》等。

【题文】阅读下面这幅华君武《公牛挤奶》的漫画,然后说明画面内容并概括其寓意。(不超过75个字)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小题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小题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小题3:                 ,似诉生不得志。(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4:东篱把酒黄昏后,               。 (李清照《醉花阴》)
小题5:               ,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6: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 (周邦彦《苏幕遮》)
小题7:楚天千里清秋,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小题8: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              。(王勃《滕王阁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现在已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段本义只是指防止上当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术才能称作“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打都是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着,低了一等,简长短来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书写。即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模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得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吏发表的文字和“经”,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距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救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救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简单,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时当时的口语,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再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的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学问,这也可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摘编自王学泰《经典是这样铸成的——编辑,流传小史)
1.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不庄重的”。
B.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样的道理。 
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之 “经”没有关系。 
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是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所以称作“经”。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作“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
B.《左传》《公羊传》《毂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  
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  
D.《急救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养意味较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以最受重视的文献都叫做“经”。  
B.《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做经书也是一个原因。
C.《论语》的内容本来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性化”了。
D.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0理综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0理综六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