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炎德英才长郡高三生物,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收集整理2020炎德英才长郡高三生物的相关答案解析,获取方式(用百度搜索:趣找答案)即可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极微细极柔软的一点点触觉。
B.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青少年朋友们,你们从自然界万物盛衰中悟出了什么人生道理呢?
C.其实是牡蛎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液体,将沙子包围起来,而且形成了一粒圆润的珍珠。
D.江河奔腾不息,溪流清澈宜人,北国山川茫茫苍苍……辽阔大地,山川水流,无时无刻呈现出各自的性情、品格。
【题文】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思子
吴敬夫
剖阁凌云乌道边,路难闻说上青天。
山川万里身如寄,鸿雁三秋信不传。
落叶打窗风似雨,孤灯背壁夜如年。
老怀一掬钟情泪,几度沾表独泫然。
注释:作者写此诗时,其子吴改过在四川为官。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描写蜀地路途艰险,与《蜀道难》有异曲同工之妙。
B颔联写诗人之子在外做官难归,父子之间长久没有书信往来,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C尾联描写诗人老泪纵横的情状,表现出其思子情切、老境悲凉的辛酸,感人至深。
D全诗由描写儿子的境况到父子间的相思,再转写诗人的境遇,脉络清晰,构思巧妙。
【小题2】本诗蕴含着深沉的父爱,下列诗句没有表达这种情感的一项是(3分)
A.嘱儿切莫忧爷娘,忧思成病谁汝将。
B但恐娇儿还恶睡,夜深踏裂不成眠。
C更喜高堂身尚健,斑衣儿女拜庭前。
D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3) ,则芥为之舟; ,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5) ,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 。(王勃《滕王阁序》)
倾听历史的诉说
——胡锦涛主席访问马六甲侧记
马六甲,是马来半岛历史最悠久的古城,是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在七下西洋的航程中多次驻节的地方,是马来西亚摆脱西方殖民统治、宣布独立的地方……当地人常说:“了解了马六甲的历史,就意味着了解了马来西亚的历史。”
历史的回声,伴随着马六甲海峡的涛声。11月11日下午,正在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马六甲。这里呈现着热烈的景象:高楼上悬挂着印有“热烈欢迎胡锦涛及夫人莅临马六甲”的巨大绸幅,众多马六甲市民沿途夹道欢迎。欢迎的热潮,印证了《星洲日报》“胡锦涛访马”专页前一天刊登的市民心声:我们希望能让胡主席感受到马六甲人民的热情。
胡锦涛来到双岛城岸边的马六甲海峡石碑旁,拿起望远镜眺望这片连接太洋和印度洋的浩渺海域。水天之际,碧波荡漾;云霞之下,艨艟巡行。胡锦涛详细询问了海峡通商、港口建设等情况。当地官员介绍,当前世界海上贸易的25%都经过马六甲海峡,日轮船穿行量超过200艘。
人们兴奋地簇拥过来,争相同胡锦涛合影。两位居民捧着两只精致的瓶子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到胡锦涛面前,原来是要向中国贵宾赠送马六甲海峡的海水、沙粒标本。胡锦涛高兴地说:“感谢你们的珍贵礼物!”
“我早就听说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今天到这里来确实是百闻不如一见。距今600多年前,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曾多次到过这里,现在经过这里航行的中国船只越来越多。我们要把中马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继承和发扬下去。”胡锦涛在参观结束时对当地陪同人员的一席谈话,道出了中马两国人民共同的感受。
棕榈婆娑,波涛细语,仿佛依然在诉说600多年前的动人故事。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用和的方式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用合作的方式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和繁荣。马六甲百姓精心为郑和建亭、塑像、修庙,用郑和的名衔为这里的山峰和水井命名,表达他们对来自远方的和友好使者的尊崇和怀念。
马六甲的中华记忆是温馨的。胡锦涛专门参观了这里的巴巴娘惹博物馆。巴巴娘惹是指15世纪初期定居在满剌加(马六甲)王国、满者伯夷国、室利佛逝国(印尼和新加坡)一带的中国明朝后裔,一般为男性华人与当地妇女通婚所生,男性称巴巴,女性称娘惹。他们在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吸收马来文化。这座博物馆的建筑已有113年历史,亮丽的砖瓦,木制的窗板,黑色匾额上镌刻的金色汉字,显示了鲜明的建筑特色。室内陈列的黑檀木桌椅、描绘中国风景的屏风、产自中国的瓷器、传统婚礼服饰等,既显出浓厚的中华文化渊源,也反映出文化交融的特征。
胡锦涛一边参观,一边询问博物馆主人曾金礼一家几代人生活在这里的情况。他饶有兴致地从墙上的老照片中分辨出曾金礼年轻时的形象。得知他们特有的生活俗时,胡锦涛说:“这就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结果。”
主人特意向胡锦涛展示了一幅绘画作品:600多年前马六甲海峡港口的街道繁荣兴盛,郑和宝船和满剌加国王乘船相依泊岸的场面栩栩如生。画作表达了两国人民对中马友好交往历史的深深感念。
依依惜别,当地民众聚集在街道两旁,不停地挥动中国国旗,中国留学生们激动地高呼“祖国万岁”。胡锦涛向欢送的人群频频挥手致意。
“中国和马来西亚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这是胡锦涛在同马来西亚领导人的交谈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这是体现中马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的一句话,这是中马两国人民心中常常念记的一句话。
胡锦涛访问马来西亚,适值新中国同马来西亚建交35周年。这次访问增进了中马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加强了两国互利合作,推动了中马战略性合作关系迈上新台阶。正如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所说,胡锦涛主席这次访问恰逢其时。
马六甲的友谊诉说,贯穿中马友好的历史,也必将伴随中马友好的未来。
(本报马六甲2009年11月11日电 记者吴绮敏)
小题1: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文章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场面?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3:文章在材料安排上为什么采用历史材料与现实材料相交融的写法?(4分)
小题4: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评价中马友谊。(6分)
2020炎德英才长郡高三生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2020炎德英才长郡高三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