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河南省新乡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河南省新乡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o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宋代官印一曰“宝”,专称君主玺印,用玉或金;二曰“印”,是各官署、官员用印,三省、枢密院用银,六部以下用铜;三曰“记”或“朱记己”,用铜,尺寸略小于“印”,地方职司、诸军将校等使用。“寺观及士庶之家所用私记,今后并方一寸,雕木为文,不得私铸”。“文书有印,以示信防奸,给毁悉经省部,具有条制”。发送给其他机构的“行移文字”“若官文书脱误者,咨长官改正,其事理要切处皆用印”;中央重要部门的日常文书会专门委派官吏负责“对读印押”“点对印押”。——摘编自邓小南《宋史研究诸层面)材料二“洪武十五年(1382年),始置文书半印勘合。”其制:“以簿册空纸之半,而编字号,用内府关防印识之,右之半在册,左半纸册付天下布政使、都指挥使司及提刑按察司。所司以册合其号,印文相同,则行之,谓之半印勘合,以防欺弊。”“凡诸司印信,铸印局专管铸造,如有利削,则换给之。凡在外文移到京,悉送该局,辨其真伪。”明代文书行移勘合在军队和边远地区有行移勘合、军事勘合、调军勘合、出关勘合、宗藩勘合、通贡勘合、外国勘合等等。摘编自黄才庚《明代文书行移勘合制度》(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官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代文书行移勘合制度的作用。(4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政务运行的认识。(2分)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焦点从放权让利激发民众的积极性逐渐转向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宏观管理体系的建设上来。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B.冷战结束后和平发展成为时代潮流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初步形成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1.据统计,从1979年至1982年,全国共制定颁布355件地方性法规,其中经济领域占37.2%依据地方立法的运行实践,八二宪法在肯定1979年《地方组织法》的基础上,对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限进行了重新配置。就国家立法而言,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但不是唯一立法机关。这表明我国A.依法治国原则得到有效落实B.民主法制建设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求C.国家资源配置形式出现转型D.基层民主建设范围得以不断扩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河南省新乡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