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雅礼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月考试卷1,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收集整理炎德英才雅礼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月考试卷1的相关答案解析,获取方式(用百度搜索:趣找答案)即可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银行对申请贷款购房的客户还贷能力的审核,是决定能否发放贷款的重要程序。
B.名家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阅读和写作,我们必须“每一字都不肯放松”的严谨。
C.据权威的经济专家研究,到2009年第三季度,表明我国的经济已经走出了低谷。
D.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式盛况的直播,在全世界乃至各地华人社区造成了轰动效应。
【题文】阅读方式在数字时代已发生变化,请按照要求回答相关问题。(5分)
【小题1】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近完成了“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请根据上面两个统计表简要说明调查结果。(2分)
【小题2】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选取传统纸质媒介阅读和数字媒介阅读两种方式的一种,概括其特点并略作说明。(3分)
小题1: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诗经·氓》
小题2: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前赤壁赋》
小题3: ,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小题4: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小题5:明明如月, ?越陌度阡, 。(曹操《短歌行》)
小题6: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 (王羲之《兰亭集序》)
李叔同的传奇人生 张 露
如果说有一种人生华丽而不刺眼,铅华洗尽,返璞归真,历尽世间的奢华百态仍清澈如水,那么这种人生非李叔同大师莫属。少年时,他是上海滩有名的翩翩公子,风流儒雅,气度不凡,“二十文章惊海内”;留学日本,李叔同以敏锐的艺术灵感创造了很多中国艺术史上的第一;学成归来,先后在天津、上海、浙江教书。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授图画音乐课期间,他以其高尚的品格、精湛的艺术、渊博的学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启了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的新局面。
他的学生,著名画家丰子恺,曾形象地称“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大师在留学日本期间创办了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他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一首《送别》意蕴无限,最后传唱于大江南北,家喻户晓,那含意深邃、意境悠远的歌词,那恬静典雅、抒情流畅的曲调,传唱了一个世纪,润泽了几代人的心灵。淡雅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凄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
在近现代美术史上,大师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执教一师期间,为了改革中国美术课历来只授临摹画帖的状况,他开设了室内室外写生课,以训练学生绘画基本功。1914年他在教课时采用了男性裸体模特写生,具有历史性的开创意义。
提到中国近代戏剧史的发展,人们也不会忘记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留学日本期间,他在东京组织成立了艺术团体“春柳社”。1907年该剧社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编剧的《茶花女》第三幕,李叔同饰演女主人公。日本有一位老戏剧家松居,他对李叔同的演技极为欣赏。他说看了这个戏,他想起在法国蒙马得尔小剧场那个女优杜菲列所演的茶花女……
李叔同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而瞩目文坛。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间的20多首诗词编成书卷。其中就有《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哀国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称道的佳作,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出家前的五六年间,他还有30余首歌词问世。词家寇梦碧在《读李叔同先生诗词》中说:“叔同先生词,则兼婉约豪放之长,而题材之博大,内容之深广,实为突起异军,超越乡贤。”
李先生严谨而不拘束,夏丏尊先生曾指出李叔同先生做人的一个特点:“做一样,像一样。”执教一师,他脱下西装,穿上黑马褂、布鞋,戴上金丝边框眼镜,为人师表,他一丝不苟。
他的艺术成就为古老而禁锢的中国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此中国艺术融入了世界文化,他严谨而美学化的教育精神为这个浮华的社会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淡的典型人物。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李叔同少年时,是上海滩有名的风流公子,因此在之后的岁月里,他努力追求铅华洗尽、返璞归真的人生,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
B.在中国音乐史上,李叔同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送别》意蕴无限,充分体现出他的“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音乐主张。 |
C.李叔同为古老而禁锢的中国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了改革中国美术课历来只授临摹画帖的状况,他在教课时采用了男性裸体模特写生,具有历史性的开创意义。 |
D.由于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加上自身无力改变这样的现实,李叔同终于选择了出家,这种思想在他后来的诗词创作中可以看出来。 |
E.在作者看来,李叔同是个多才多艺,在许多艺术领域都有建树的艺术家。他严谨但并不拘泥,对此,作者的评价是“做一样,像一样”。
小题2:文中夏丏尊先生说李叔同“做一样,像一样”。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这个特点?简要概括。
小题3:文末说:“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淡的典型人物”,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
小题4:作者认为“李先生严谨而不拘束”,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炎德英才雅礼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月考试卷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炎德英才雅礼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月考试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