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雅礼中学202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英语,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收集整理炎德英才雅礼中学202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英语的相关答案解析,获取方式(用百度搜索:趣找答案)即可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B.在小山村生活,始终觉得小山村只是沧海一粟,而我是一粟当中的一粟,很卑微,很渺小,大千世界一尘沙。
C.重庆市云阳县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做好三峡库区农民外迁工作,安土重迁,使移民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家。
D.刘强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因为他爸爸妈妈长期在边疆工作。今年刘强考取了大学,即将离开爷爷奶奶,终于结束了多年来寄人篱下的生活。
【题文】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在2月6日落下帷幕的“汉语盘点2009”年度字词网络征集活动中,“被”字与“民生”“浮”“金融危机”一起,分列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第一。
“被××”成为一种万能句式:“被自愿”、“被增资”、“被小康”、“被就业”……“被”这个新兴于2009年的网络热字表达了人们太多的复杂情绪。
“被就业”:部分高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以证明自己已就业。有些高校甚至包办填表盖章,在毕业生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就业”了。
“被自愿”:某县教育局要求读某重点小学的孩子必须缴纳9000元的“慰问金”,该县教育局长在接受采访时称这是家长的“自愿”行为。K^S*5U.C#O%
(1)根据以上材料,用一句话解释“被”字的含义(3分)
(2)入选2009年年度字的为什么是“被”字?谈谈你的看法。(150字左右)(7分)
小题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小题2: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小题3: ,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中华文化的最大特质
刘梦溪
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无论哪一个民族,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就拥有一些共同的、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生活方式。文化还有精神价值的层面,比如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艺术和美学等。
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单一的,现代文化是多元的、杂陈的、共生的。而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过去经常说中华文化是黄河文化、黄土地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但近二三十年来,考古新发现让大家逐渐认同,中华文化并非仅有黄河文化一源,长江文化同样是重要一源。二者在兴起的时间上是相同的,但有不同的特征。如果说黄河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那么长江自古以来航运便利,它的文化已带有了海洋文化的特征。
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风格特征不同。《诗经》作为写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产生于黄河流域;而浪漫文学的鼻祖《离骚》,则产生于长江流域。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和孟子,诞生在黄河之滨;而道家思想的代表老子和庄子,则诞生在长江之畔。自古以来,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就相互交融而又各自存在。
中华文化除了发生是多元的,学术思想也是多元的。儒家在汉代地位隆起,其后一直占据主流;佛教、道家思想同样对中国文化有重要影响。
“三教合一”,唐以后就有了。这是说儒释道三家不是水火不容的,而是互补共生的关系。如果不是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佛道两家不可能获得充分发展的空间。
儒释道历来是互补的。儒家主张一个人通过读书,积累学问,然后做官,再来治国。若此路不通,道教和佛教思想可以给人以安慰。所以古代的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经常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不致走上绝路。
要了解今天的中国,必须了解历史上的中国。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所谓“一体”,不是单指汉族,而是指整个中华民族——南北朝时期多民族竞争并立;唐朝之所以出现盛世局面,主要就在于它的开放与包容,胡人都可以到长安为官。因此,“中华文化”的最大特点正在于它的包容性。
因此中华文化还滋生出了另一个特点,就是不排外,对异风异俗,能够采取一种尊重和欣赏的态度。还有一点,就是中华文化不具有侵略性。在最强大的时候,也用和亲的方式与邻居建立敦睦友好的关系。
今天的世界同样是多元存在的世界,我们需要做的是,承认文化的差别,保护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2014年1 月《环球人物》)
小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分析“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异”或“同”的一项
A.两种文化虽然兴起的时间是相同,可是地域各不相同,自古以来,就相互交融却又各自存在。 |
B.大家逐渐认同,中华文化并非仅有黄河文化一源,长江文化同样是重要一源。 |
C.黄河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长江文化带有了海洋文化的特征。 |
D.《诗经》作为写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产生于黄河流域;而浪漫文学的鼻祖《离骚》,则产生于长江流域,可见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风格特征是不同的。 |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文化不仅包括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还包括精神价值的层面。 |
B.中华文化从古至今都不是单一的,是多元的、杂陈的、共生的。 |
C.中华文化除了具有包容性,还对异风异俗能够采取一种尊重和欣赏的态度,而且在强大时也会用和亲的方式与邻居建立敦睦友好的关系。 |
D.“中华文化”的最大特点正在于它的包容性:南北朝时期多民族竞争并立;唐朝时胡人都可以到长安为官。 |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在汉代儒家占据了主流地位,但是其具有包容性,而且儒家与佛道两家又是互补共生的关系,所以就有了“三教合一”。 |
B.儒释道思想主张一个人经过读书、积累学问,再去做官、治国;当他们不顺利之时,他们也不致走上绝路。 |
C.过去经常说中华文化是黄河文化、黄土地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近二三十年来,通过考古发现大家逐渐认同了这一观点。 |
D.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是多元、共生的,具有包容性;今天的世界也是多元存在的,人们要承认文化的差别,保护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
炎德英才雅礼中学202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英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炎德英才雅礼中学202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