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礼中学2020高三第一次联考,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收集整理雅礼中学2020高三第一次联考的相关答案解析,获取方式(用百度搜索:趣找答案)即可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史铁生,生于1951年,北京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湾》《命若琴弦》等。
B.欧·亨利是美国作家,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竞选州长》等。他的小说结尾独具特色,常常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
C.海伦·凯勒,美国盲人女作家。她在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学会了读书和说话,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D.《鸟啼》的作者劳伦斯是英国作家,作品有《儿子与情人》《虹》《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等。把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分析与对社会矛盾的揭示纠缠在一起,是劳伦斯创作的突出特点。
【题文】阅读下面的新闻,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2个字。(4分)
普陀山官方网站的一条消息显示,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揭牌仪式5月30日在普陀山码头举行,这家公司成立于3年前,已经开展了从拟定上市方案到资产整合等大量的上市前工作。无独有偶,谋求上市融资的佛教名山不只是普陀山。去年7月份,山西忻州市有关领导就曾公开表示,五台山的上市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预计两年内实现。而管理九华山景区的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更是曾于2004年以及2009年两度上市,却均未获准通过。据有关媒体报道,虽然两度受挫,但九华山的上市之路依然在坚持。相比较而言,另一佛教名山峨眉山就幸运多了。早在1997年,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就已经在深圳主板挂牌上市,享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好处。
小题1: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小题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已矣。(庄周《逍遥游》)
小题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躲猫猫”事件:舆论不能替代法治
一个年轻的生命因玩“躲猫猫”而非正常死亡,拉开了一场跌宕起伏的网络舆情序幕。为了应对网络上汹涌而至的舆情,消解网民们的质疑,官方史无前例地启动了“网民调查”程序,希望通过草根网民的介入,重塑公信力。然而现在看来,“网民调查组”的面世,虽然在第一时间迅速扭转了舆论风向,但随后“网民调查团”未能得出颠覆性的结论,反而激起又一轮更为强烈的质疑风暴。
“躲猫猫”事件是一次典型的公权力信任危机(包括司法公信力危机),这种危机因为网络的渲染而扩散变大。当地政府意识到民众可能对司法调查的担忧,所以转而寻求网络舆论的力量,期望以网民调查的方式求得解脱。然而遗憾的是,官方在讲究网络舆情应对技巧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常识,那就是这起事件首先在性质上是一起案件,而查实案件的职责乃在于法律部门。在舆论传播上一味看重网民调查的力量,而未能充分重视司法调查程序,则凸显出法治意识的缺失。
根据警方的调查结果不难认定此案涉嫌刑事犯罪。其既指向另一“躲猫猫”的狱友,更指向看守所执法人员的渎职嫌疑。故而,案件事实的调查,首先应当是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责任,尤其是检察机关。在第一时间介入案件并公布相关信息,乃是法治社会满足民众知情权的基本常识。尽管推出网民调查团的初衷良好,但这种调查却于法无据,由其作出调查结果无论真实与否,也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所以,当调查团网民披露难以接触到核心信息的时候,这种民间的调查其实就已经受到“合法化的障碍”了。
不可否认,网民参与案件调查不失积极意义,但前提必须是在合乎宪政制度的基础上。但令人不解的是,此事件中扮演主持者身份的却并非政法机关,也非享有宪法监督权的人大,而是省委宣传部。从信息发布和舆情应对上看,由宣传部门牵头有其合理之处;但从案件查处的角度分析,却有违宪政常识。众所周知,案件查处由公检法机关职司,即便受党委领导,政法委一般也不宜出面干预,以保障司法的独立性,捍卫宪法对国家司法权的设定。但分析此事件,莫说是宣传部组织调查,哪怕是政法委,如此公然出面直接介入也有失妥当。
据2月24日《新京报》披露,昆明市公安局在案件发生的当天就开始进行立案侦查。而云南省委宣传部和云南省检察院证实,司法调查结果还不能公布。而此前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称,24日前后将公布司法调查结果。这意味着在网民调查程序之外,正常的司法调查程序仍在继续。问题是,如果缺乏足够的信息公开,如果在司法调查中缺乏必要的“质疑-释疑”互动程序,那么这种“闭门造车”的司法调查,一旦结果与网民心里预期的不同,仍然难逃被民众质疑的厄运,甚至引发新一轮司法公信力危机。
不难看出,一面是网民调查带来的种种质疑,一面是体制内种种调查程序的隐退,官方目前面临的此种舆情困境,根源在于体制的积弊。在司法独立不彰、信息公开不明、法治程序不显的体制惯中,省委宣传部的出面应对不仅未能让官方摆脱舆论压力,反而遮掩了司法或人大调查的宪政功能,更让民众看到地方司法权的惜弱。
在法治社会,应对类似公共危机既要考虑网络舆情,更要考虑现代法治准则。一切绕开制度的做法,从长远看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对法治带来损伤。所以在“躲猫猫”事件中,最佳的出路还在于司法调查归位。以透明、公正的司法调查和信息公开,让网民释怀,并在民众心理上重塑司法公信力。
(选自2009年2月25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4分)
A.一个年轻的生命因玩“躲猫猫”而非正常死亡,官方为了消解网民们的质疑,启动了“网民调查”程序,希望重塑公信力,结果事与愿违。 |
B.针对“躲猫猫”事件,云南省政府在舆论传播上一味看重网民调查的力量,而未能充分重视司法调查程序,凸显其法治意识的缺失。 |
C.“躲猫猫”事件在性质上是一起案件,因此负责调查的应该是法律部门,而非“网民调查组”。这个事件折射出的正是一次典型的公权力信任危机。 |
D.根据警方的调查结果,“躲猫猫”的狱友以及看守所执法人员均涉嫌犯罪。网民调查团的调查因为于法无据,也涉及到是否违法的问题。 |
E.“躲猫猫”事件之所以导致公权力信任危机,是因为此事件中扮演主持者身份的不是政法委,而是省委宣传部。
小题2:联系全文看,下列说法不属于“舆论不能替代法治”理由的一项是(3分)
A.任何案件事实的调查,首先应当是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责任。 |
B.“网民调查团”永远难以接触到案件的核心信息。 |
C.“网民调查团”参与案件调查的前提是合乎宪政制度。 |
D.一切绕开制度的做法都会对法治带来损伤。 |
小题3:为什么说“躲猫猫”事件是一次典型的公权力信任危机?(4分)
小题4:联系全文,谈谈如何应对类似“躲猫猫”事件引发的公权力信任危机。(4分)
雅礼中学2020高三第一次联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雅礼中学2020高三第一次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