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长沙雅礼中学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二英语,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收集整理炎德英才长沙雅礼中学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二英语的相关答案解析,获取方式(用百度搜索:趣找答案)即可
下面对四位外国诗人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致大海》的作者是俄国伟大诗人,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其代表作是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B.华兹华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代表,1843年被封为“桂冠诗人”,其代表作有长诗《序曲》、抒情诗《孤独的割麦人》。
C.狄金森,法国女诗人,她的诗执著于内心的探求,人性的表现,多以描写自然、抒发个人情感为主。《篱笆那边》一诗原无题,译文以首行诗句为题。
D.《我愿是急流》一诗的作者是19世纪匈牙利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诗人裴多菲,1849年在反抗沙俄军队的卫国战争中牺牲。
【题文】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诗的内容,对划线语句加以扩写。要求:使用拟人、夸张两种修辞方法,不少于60字。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十则)
(2)不以物喜,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3)野芳发而幽香, ,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必须首先吃、穿、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达到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而人们对国家设施、法律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上层建筑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吃、穿、住、行属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
B.政治、科学、艺术、宗教属于上层建筑
C.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上层建筑即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
2、“过去那样”指的是( )(3分)
A、用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掩盖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B、物质决定意识
C、由经济基础来解释上层建筑
D、由上层建筑来解释经济基础
炎德英才长沙雅礼中学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二英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炎德英才长沙雅礼中学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二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