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25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5月)政治试题

合肥市2025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5月)政治试题于2025-05-09发布,目前炎德英才答案网已经汇总了合肥市2025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5月)政治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年合肥市高三第二次质检
2、合肥市2024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
3、合肥市2024年高三第2次教学质量检测
4、合肥市2024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5、安徽省合肥市2024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6、合肥2024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7、安徽省合肥市2024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8、合肥市2024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9、2024合肥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10、合肥市2024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
1、合肥市2025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5月)政治试题
2、合肥市2025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5月)生物试题
A.刚释放C时,A、B间的弹力大小为mg
B.A、B分离时,B的加速度大小为g
C.A的速度最大时它沿斜面上升的距离为
D.分离时刻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
答案 BD
4.★★★★(2021江苏,14,13分)如图所示的离心装置中,光滑水平轻杆固定在竖直转轴的O点,小圆环A和轻质弹簧套在轻杆上。长为2L的细线和弹簧两端分别固定于O点和A点,质量为m的小球B固定在细线的中点,装置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现将装置由静止缓慢加速转动,当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到53°时,A、B间细线的拉力恰好减小到零,弹簧弹力与静止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重力加速度为g,取sin 37°=0.6,cos 37°=0.8。求:
(1)装置静止时,弹簧弹力的大小F;
故答案为:①水平;左;②2;③变大。
【分析】(1)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如果杠杆右端下沉,则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3)当弹簧测力计斜着拉时,其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出答案。
四、解答与计算题
14.(2024八下·蓬溪期末)如图所示,将质量为50kg底面积为的匀质圆柱体甲放在水平地面上,轻绳的一端系于圆柱体甲上表面的中央,另一端拉着杠杆的A点。当把质量为27kg、底面积为的实心圆柱体乙悬挂在杠杆的B端并浸没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M中,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0。已知圆柱形容器M的底面积为,容器中的水深,物体乙的上表面与水面相平,;不计杠杆的质量,g取,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合肥市2025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5月)物理试题
2、合肥市2025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5月) 试题
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没有全部转化为氧气,所以小明计算方法错误。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分析;
(2)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质量分数=,由过氧化氢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氧气质量,过氧化氢中一部分氧转化为氧气分析。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所以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可以分别取少量于两支试管中,加入少许二氧化锰,产生气泡的是过氧化氢,无气泡产生的是水;
(2)①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质量分数=,故34g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②见答案;
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没有全部转化为氧气,所以小明计算方法错误。
5、合肥市2025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5月)地理试题
5、合肥市2025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5月)生物试题
(3)实验C中发生反应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猜想与假设:实验A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验B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实验C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实验结束后,将A、B、C三个实验的滤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D中,发现烧杯底部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实验C中氢氧化钙过量,混合后,氢氧化钙和B中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上层清液呈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一定不含盐酸,因为盐酸能与碱性物质反应,不能共存,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故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氢氧化钠,如果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则上层清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如果碳酸钠过量,则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如果氢氧化钙过量,则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故小明:NaCl、NaOH、Na2CO3;
进行实验: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碳酸钠,则小明的猜想正确;
反思与交流:由于烧杯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氢氧化钠,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少量的稀盐酸可能被氢氧化钠完全消耗,故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不能得出小明的猜想不成立,故填:否,少量的稀盐酸可能被氢氧化钠完全消耗,未与碳酸钠反应。
26.(9分)(2024·甘肃白银·中考真题)某校化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设计实验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三种无色溶液并进行性质实验。同学们设计实验如下:
(1)第1兴趣小组: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三种溶液,他们如此设计的理由是 ;
第2兴趣小组:分别用三支试管取少量上述三种溶液,各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1、合肥市2025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5月)地理试题
2、合肥市2025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5月)数学试题
高三月考化学试卷·第2页(共8页)
3、合肥市2025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5月)化学答案
1、合肥市2025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5月)生物试题
2、合肥市2025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5月)数学试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