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国考1号14(第14套)高考适应性考试(四)4政治试题

2025届国考1号14(第14套)高考适应性考试(四)4政治试题于2025-03-30发布,目前炎德英才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25届国考1号14(第14套)高考适应性考试(四)4政治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国考1号4政治答案
2、2025国考时间
3、2024国考1号5答案
4、2024国考第十四季
5、2025国考公告
6、2025年国考时间
7、2024年国考1号5答案
6、2025届国考1号14(第14套)高考适应性考试(四)4政治试题
3、2025届国考1号14(第14套)高考适应性考试(四)4生物试题
易错点 不能根据因果关系判断施力物体
8.乘船的小张在船靠岸后从船上跳到河岸上,使小张上岸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船 B.水
C.小张 D.河岸
9.【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甜水面是成都的传统美食,制作的关键是做出有筋道的面条:用上等面粉加盐和水,揉匀后静置半小时,用面杖擀成面皮,再切成适当宽度的面条,然后两手抓住面条用力拉长.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揉捏面团时,面团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B.面团被擀制成面皮,力改变了面团的运动状态
故选B。
5.D
【详解】感应水龙头运用的是红外线,红外线对温度的反应比较灵敏,当把手放在感应区时,感应区的红外线检测到此处温度升高,快速作出反应自动出水,所以感应器发出的信号是红外线。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D
【详解】A.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人肉眼是不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故A错误;
B.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的,不是利用红外线,故B错误;
4、2025届国考1号14(第14套)高考适应性 (四)4生物学试题
1、2025届国考1号14(第14套)高考适应性考试(四)4数学试题
(2)酒精灯;;E、H;向上排空气法;;D;浓硫酸
【知识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探究;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解析】【解答】(1)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变红,能与水对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纸变红,则实验一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②③不变色,④比①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实验2中左侧试管中铁钉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生锈;右侧试管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通过实验现象对比可知,铁生锈与水有关;③通入氧气后,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通过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④铜与硫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观察到有气泡生成,说明金属活动性:锌大于铜,A符合题意;FeCl2溶液为浅绿色,B不符合题意;CuCl2溶液为蓝色,C不符合题意;铜、锌均不与ZnSO2反应,均无明显现象,无法比较两种金属活动性大小,D不符合题。
(2)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需要加热,则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是酒精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可选用F和E、H组装成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还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②实验室用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装置可将固体置于有孔隔板上,关闭活塞,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固液接触,生成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气体导出,固液接触,反应开始,则为达到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目的,发生装置应选择A和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故应向B中加入浓硫酸。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及不支持燃烧的性质,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铜不与酸反应,锌能与酸反应的性质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的特点及所需仪器,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水和氧气,由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由气体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
(1)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变红,能与水对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纸变红,则实验一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②③不变色,④比①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②③不变色,④比①先变红;;
4、2025届国考1号14(第14套)高考适应性考试(四)4地理试题
2、2025届国考1号14(第14套)高考适应性考试(四)4地理试题
D.二氧化硫和氧气生成三氧化硫是可逆反应,故一定条件下,与充分反应,生成的分子数目小于,D正确;
故选D。
23.(2024·云南·二模)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键的晶体中氧原子数目为
B.常温下,的溶液中数目为
C.立方氮化硼晶体所含原子数目为
D.标准状况下,的分子数目为
6、2025届国考1号14(第14套)高考适应性考试(四)4地理试题
4、2025届国考1号14(第14套)高考适应性考试(四)4地理试题
C.该反应前后共有三种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1
12.如图所示四个实验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比较MnO2和Fe2O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C.验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D.探究O2的浓度是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之一
1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均为40%
3、2025届国考1号14(第14套)高考适应性考试(四)4化学答案
1、2025届国考1号14(第14套)高考适应性考试(四)4生物学试题
2、2025届国考1号14(第14套)高考适应性考试(四)4数学试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