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滁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答案于2025-02-26发布,目前炎德英才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25年滁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试题答案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滁州市2024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
    2、滁州2024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
    3、滁州市2024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
    4、滁州市2024高三第一次
    5、滁州市2024~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联考语文
    6、滁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7、滁州市2024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8、2024年滁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9、滁州市2024高三质量监测
    10、滁州市2024年高三第二次教学检测

5、2025年滁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4、2025年滁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5、2025年滁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 答案


5、2025年滁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 答案


A. 提高温度至40℃,增大反应速率
B. 增大CO2的溶解度
C. 温度不高于60℃,防止氨水分解
(3)反应Ⅱ生成了一种可用作氮肥的物质M,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若将的M溶液稀释成5%的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O2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反应Ⅲ中相关物质在25℃时的溶解度如表,反应III在常温下(25℃)能实现的原因是_______。
物质 KCl K2SO4 NH4Cl M


1、2025年滁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 答案


4、2025年滁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历史答案


解析 (1)实验室用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2)制取的氨气中混有少量水蒸气,用B装置干燥氨气,球形干燥管里应装有碱性固体干燥剂,如碱石灰。(3)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的一水合氨使溶液呈碱性,所以C中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装置D中的胶头滴管,滴入浓盐酸,发生反应NH3+HCl NH4Cl,氯化铵为白色固体,可看到有白烟生成。(5)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处理时要考虑防倒吸,故选E。
7.AD 氨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在水中部分电离出OH-:NH3+H2O NH3·H2O N+OH-,使酚酞溶液变红,故A、D正确;氨气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会形成压强差,“喷泉”的产生不能证明NH3与H2O发生了反应,故B错误;将NH3换成CO2,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产生的压强差也较小,不能产生明显的“喷泉”,故C错误。
8.答案 (1)AD 
(2)BD 
(3)减小 增大 
(4)①装氨气的烧瓶中出现白烟 ②打开止水夹c
解析 (1)图Ⅰ中形成喷泉的条件是烧瓶中的压强变小,且最后几乎没有气体。A项,氨气与1 mol·L-1盐酸能迅速反应,导致烧瓶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能形成喷泉,最终液体几乎充满烧瓶;B项,NO难溶于H2O,所以不能使烧瓶中的气体减少,不能形成喷泉;C项,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不能形成喷泉;D项,CO2和NaOH溶液能迅速反应,导致烧瓶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所以能形成喷泉,最终液体几乎充满烧瓶;E项,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会有一氧化氮气体产生,能形成喷泉但液体不会充满烧瓶;F项,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大,不能形成喷泉。(2)图Ⅱ中形成喷泉的条件是在锥形瓶中加入的物质能导致锥形瓶中压强变大。A项,Cu与浓硫酸常温下不反应,所以不能使锥形瓶中的压强变大;B项,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使锥形瓶中的压强增大而产生喷泉;C项,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不能使锥形瓶中的压强变大;D项,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使锥形瓶中的压强增大而产生喷泉。(3)图Ⅰ是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形成喷泉,图Ⅱ是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形成喷泉。(4)①如果关闭止水夹c,打开止水夹a、b,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右边烧瓶,氨气溶于水使右边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左边烧瓶中的氯化氢气体会进入右边烧瓶,与氨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铵固体,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装氨气的烧瓶中产生白烟。②由于两个烧瓶中的气体压强都减小,只要打开止水夹c,两边烧瓶中均可形成喷泉。


5、2025年滁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5、2025年滁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政治答案


B.环己烷的物质的量越大,转化率越小,B选项是错误的;
C.P1时,反应先达到平衡,证明P1更大,增大压强,该反应应该逆移,苯的体积分数减小,C选项是错误的;
D.使用催化剂,会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会使平衡移动,D选项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D。
【分析】A.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移,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B.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移,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C.对于气体计量数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会向气体计量数减小的方向移动;


3、2025年滁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化学答案


1、2025年滁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生物学试题


2、2025年滁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生物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