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诊)达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 历史试卷(含标准答案)x》,以下展示关于《(二诊)达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 历史试卷(含标准答案)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题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以后,将答题卡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成都古蜀文化遗址旅游图。   此图反映了古蜀文明A.取决

2、于特定的山水地貌                              B.传承发展具有延续性C.呈多元交融开放的特点                              D.得到充分发掘和利用2.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礼失而求诸野”,如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孔子曾向熟悉古代以鸟名官制度的郯子

3、请教,并感叹:  “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东汉郑玄、魏晋杜预注经,在考证原创于中原的名物制度时也都曾引边裔民族习俗为证。据此推知A.华夏文化获得扩展传承                              B.华夷之分逐渐失去根基C.儒学有重礼崇文的传统                        

4、;      D.少数民族文化得到发展二诊历史试题 第1页 (共6页)3.魏晋时期,钟会仰慕玄学名士嵇康已久,带着众多名士前去拜访。嵇康却旁若无人地继续打铁,许久未理会钟会。钟会尴尬欲走时,嵇康问道: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一故事反映出当时A.道家思想备受推崇                    B.文人学士的学术分歧C.儒家礼仪遭受冲击        

5、           D.追求个性的时代风貌4.关于科举制度创立时间的争议,有学者提出应以“自由投考”  (考生无需士族举荐即可自主报名)为标志,主张科举制应定为唐朝创立。这一观点主要强调科举制A.弱化地方举荐强化中央集权            B.增加报考人员提升官员素质C.推动阶层流动促进公平公正            D.简化报考程序提高行政效率5.受过新儒学理性化和道德熏陶的宋代精英阶层,一改唐代画

6、坛的绘画主题,经常把风景、植物、动物、街景和室内景物等世俗题材纳入绘画。宋代绘画创作趋势的变化主要得益于A.市民文化的需求                      B.科举取士人数增加C.绘画技艺的突破                      D.理学思辨精神影响6.清朝盐商依据银1两兑换钱1000文的标准,易银办课。乾隆年间“银贱钱贵”,盐商仅仅通过“以钱易银”就可以盈利

7、25%左右。而乾隆末年以降,因“银贵钱贱”,出现“商本实多赔折”,嘉庆年间更是“至于力不能支”。清朝盐商盛衰反映出A.货币政策不稳                         B.商品经济的发展C.对外贸易衰落                         D.盛世之下的危机7.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主持成立中国同盟会,参会者包括兴中会、华兴会、

8、光复会等团体的代表。有留学生日记记载:  “是日,群贤毕至,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共图大举。”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A.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B.民主共和思想得到广泛传播C.革命力量从分散走向联合               D.海外华侨成为革命重要力量8.有学者认为,对国民革命的看法,一直笼罩在“失败史观”之下。但换一个角度观察,一个成立仅五六年的政党,能在两三年间发动规模宏大的农民运动,堪称一大奇迹,而探寻奇

9、迹的内在机制,比追究革命“失败”的责任,可能更具意义。该学者旨在A.探寻中国共产党先进性                 B.否定失败史观的合理性C.强调农民运动的进步性                 D.倡导革命乐观主义精神9.1949-1956年山西煤矿工人响应党的号召开展了劳动竞赛运动,以荣誉表彰为主,物质奖励有限。运动提高了工人积极性,在简陋条件下进行智慧技能的比拼,配合了新中国各方面建设。其中的主要经验是A.以竞赛促进发展                       B.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并举C.提升劳动创造力                       D.国家动员与群众智慧结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