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历史试卷(含官方答案)》,以下展示关于《2025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历史试卷(含官方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姓名 座位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 启用前 2025届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 历 史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最新考古发掘表明,八里桥遗址是豫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二里头文化中心聚落。其功能区划完备、有夯土建筑区、手工业区、墙垣

2、、道路等设施,出土有玉器、松石嵌片等高等级遗物。此外,陶器组合和器物形态上与二里头遗址保持高度一致。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A.南北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较为频繁 B.八里桥拥有较高社会生产力和地位 C.二里头作为中原核心的地位被取代 D.中原地区已经形成完备的国家形态 2.周代的爵位获得主要根据贵族的传统身份和宗法地位,而战国秦汉时期的军功爵制为平民通过军功获取爵位、改变身份提供了可能。有学者评价,“军爵塑造新社会,把包括庶民在内的人民都组织到一元化的秩序中去”。据此可知军功爵制的确立 A.标志着封建官僚制度的形成 B.加强了专制主义集权 C.推动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规范了官员考核制度 3.贞观

3、十七年,唐太宗命阎立本在太极宫凌烟阁内描绘了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李靖等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图中人物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唐太宗此举意在 A.表彰功臣,分散相权 B.打压士族,唯才是举 C.复兴儒学,光大正统 D.驱驾英才,巩固统治 历史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 A.稳定国内现存秩序 B.巩固英国世界工厂地位 C.防范法国称霸欧洲 D.维护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13.图 1是 1901年作于美国的一幅漫画。漫画信息反映了 A.美欧实力对比发生逆转 B.美元霸权地位的强势 C.美国支持拉美民族独立 D.美国控制拉美的意图 14.1962 年 9 月

4、,在赫鲁晓夫支持下由真理报编辑部发起,苏联开展了大规模关于完善经济管理问题的讨论,并就企业关心最大的生产效果、计划经济和物质刺激的方法,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利润率、成本、劳动生产率等多方面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这场讨论 A.背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B.触及到苏联体制的弊端 C.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做法 D.推动了苏联经济的转型 15.尼日利亚伊巴丹学院最初作为伦敦大学附属学院,历史教学的重点是英国史。20 世纪 50年代中期伦敦大学同意将非洲历史课程纳入学院教学大纲,60 年代该校进一步建立.起以非洲史为核心的历史教育体系。该校历史教学内容的变化 A.顺应了非洲民族解放的呼求 B.结束了西方

5、殖民主义影响 C.还原了非洲历史的真实面貌 D.促进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16.世界贸易组织目前在新兴贸易领域的市场开放推进上陷入僵局,上诉机制的停摆更使其争端解决能力陷入危机。此外全球地缘冲突加剧,经贸、科技交互政治化,极右派、民粹主义抬头。这些现象表明 A.旧有国际秩序已经瓦解 B.全球南方影响力上升 C.全球治理体系亟待变革 D.经济全球化陷入停滞 历史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 9.表 1 为新中国在不同时期对外交对象国的不同表述。这些表述的变化 20 世纪 5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20 世纪 70年代 第一世界、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 2

6、0 世纪 80 年代初 日本、美国、苏联、第三世界 21 世纪初“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表 1 A.说明了地缘政治的重要性 B.体现了传统的革命外交思想 C.折射出灵活务实外交理念 D.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10.苏美尔史诗恩美卡与阿拉塔之君记载:乌鲁克国王恩美卡派出使者与阿拉塔国王交涉过程中因信息越来越复杂,致使“使者的嘴沉重,不能复述之”。于是恩美卡“揉了一块泥,犹如泥版,把言词写在上面。此前,把言词写在泥上的事情从未见。”这一记载可以佐证该地区 A.帝国版图的扩张 B.字母文字的出现 C.早期文明的发展 D.商业贸易的频繁 11.表 2 为 1328 年一名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人的账簿记载的卖给一位德意志贵族的商品组成。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欧洲 商品名称 重量(磅)产 地 香红花 1.5 意大利 扁桃和杏仁 90 地中海周边 生姜 4.75 印度 谷物 0.5 西非 胡椒 6 马拉巴尔 大米 105 西班牙 表 2 A.资本主义萌芽兴起 B.集市贸易得到发展 C.封建庄园经济瓦解 D.商业中心发生转移 12.法国大革命初期,英国政府及民众大多数对革命持欢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