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2024-2025学年佛山市顺德区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二)历史试卷(含答案)x》,以下展示关于《(二模)2024-2025学年佛山市顺德区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二)历史试卷(含答案)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保密启用前2024学年顺德区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二)                                 历史试题                2025.2本试卷共6页, 20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

2、题卡相应位置上. 并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卷 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公元前4

3、000前3500年,以彩陶的广泛流行为标志的文化浪潮达到顶峰。这次文化浪潮首先兴起于中原地区,之后席卷内蒙古至川湘、东海至青海的广大区域。这可以印证中华文化具有A. 统一性          B. 创新性          C 包容性               D.连续性2.汉书记载了西汉晚期的多次气候异常现象:公元前43年三月,“雨雪,陨霜伤麦稼,秋罢”;公元前29年,“夏四月,雨雪”。王莽时代严重低温的异常气候记录更为频

4、繁。这种气候状况A.提升了中原地区的经济地位            B.扩展了水稻的种植区域C.延缓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            D.推动了政治中心的东移3.北魏将“礼”落实为法律条文,不但将“不孝”入罪,还发明了“存留养亲”制度,即如果死刑犯的直系长辈没有可依靠的人赡养,则可以延缓对该犯人的处罚,待其赡养老人后再执行。由此可见A. 民族交融推动了治理方式创新          B.鲜卑族发展水平超过汉族C.少数

5、民族接受儒学为正统思想          D.北魏政权完成封建化进程4.有学者据新唐书地理志对中唐前后可知兴建时间的南北水利工程数量做了统计,如表1:                           表1时间数量北方南方中唐前15310350中唐后831271全唐总计236115121高三历史试卷 第 1 页 (共6 页)下列表述能与该统计相印证的是A. 李敬方:“汴水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B. 杜甫:

6、“蜀麻吴盐自古通, 万斛之舟行若风。”C. 韩愈: “今赋出于天下, 江南居十九。”D. 韦应物:“仓禀无宿储, 徭役犹未已。”5. 宋真宗曾经在一次科举发榜后, 问宰相等人:“有知姓名者否?”众人回答:“人无知者, 真所谓搜求寒俊也。”这一效果A.是扩大录取人数的结果                 B.使官员无法再结成集团C.表明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D.增强了对君权的限制力6.乡贤祠是祭祀本乡贤达人士的

7、地方。明朝嘉靖年间,政府要求各地方乡贤祠须建在庙学(孔庙和学宫合二为一的处所)仪门旁边的空地上,从而实现了乡贤祠与庙学的一体化祠祀。这种做法旨在A.扩展学校的教育功能                   B 强化政府对地方士民的教化C.优化地方机构的设置                   D.削弱宗族在基层社会的作用7.同治年间,清政府的八个总督中, 曾先后有7人来自湖南。同时,湖南还有六千多名军官,文官数目在各省

8、中居第二位。湘人官僚集团A.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崛起           B.是改革选官制度的产物C.推动湖南最早走上现代化道路           D.发展为晚清的割据势力8.江苏南通地租剥削率以1905年为100,到1914年钱租为207,谷租为155。农民除交纳高额地租外,再加以各种苛捐杂税,无法生活,只好求救于高利贷,高利贷者又乘机提高利率。这种状况A.促使辛亥革命发生                     B.使平均地权成为可能C.加剧社会局势动荡                     D.推动工农联盟的建立9.图1是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19211949年“中华民族”词频统计据此可知A.中华民族意识觉醒于抗日战争时期     B.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