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pdf》,以下展示关于《安徽省蚌埠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pdf》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 第 1 页,共 8 页 安徽省蚌埠市安徽省蚌埠市 2024-2025 学年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学年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斜率为1的直线的倾斜角为()A.34 B.4 C.4 D.34 2.已知向量/,其中 =(1,1,2),=(2,4),则=()A.2 B.1 C.6 D.10 3.过点(1,2)且方向向量为 =(3,1)的直线的方程为()A.3 7=0 B.3 5=0 C.3+1=0 D.+3+5=0 4.已知双曲线22 2=1(0)的渐近线方程为=12,则=()A.12 B
2、.2 C.4 D.14 5.已知正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2=32,4=152,则公比为()A.13 B.12 C.2 D.3 6.已知圆心在轴上移动的圆经过(4,0),且与轴、轴分别交于,两个动点,过,分别作轴、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记为,则点的轨迹为()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7.已知数列满足:1=2,=1+11(),则8=()A.98 B.89 C.109 D.910 8.已知双曲线:2222=1(0,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左、右顶点分别为1,2,点的坐标为(0,),在双曲线上,1是2的中垂线,若 1的周长与 22的周长之差为1+7,则双曲线的方程为()A.2
3、3 2=1 B.223=1 C.21223=1 D.23212=1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9.已知圆:(1)2+(+1)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心的坐标为(1,1)B.半径=2 C.圆被直线=1截得弦长为 6 D.直线3+4 3=0与圆相切 第 2 页,共 8 页 10.在平行六面体 1111中,1=1=60,=1=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1=6 B.1 1 C.,1,1可以作为空间的一个基底 D.1=121+32121 11.已知数列满足:1=2=1,+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B.+2 2+1
4、 C.2025 2000 251999 D.1013+1014 2+2023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12.已知点是点(3,4,5)在坐标平面内的射影,则点的坐标为 13.如图,一种电影放映灯的反射镜面是旋转椭圆面(椭圆绕其对称轴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的一部分.过对称轴的截口是椭圆的一部分,灯丝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1上,片门位于另一个焦点2上.由椭圆一个焦点1发出的光线,经过旋转椭圆面反射后集中到另一个焦点2.已知经过点1,且 12,=3,1=1,则椭圆离心率为 14.已知实数,满足等式(1)2+()2=5,若存在实数,满足不等式2+2 2 4+15,则实数的取
5、值范围是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13分)已知 的三个顶点是(4,0),(2,4),(0,3)(1)求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2)过点作直线的垂线,求垂足的坐标 16.(本小题15分)已知抛物线:2=2(0)焦点为,点(2,)在上,且|=3(1)求抛物线的焦准距;第 3 页,共 8 页 (2)若,在抛物线上,直线经过点(1,1),直线平行于轴,证明:直线经过焦点 17.(本小题15分)已知等差数列和正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且1+5=8,4 2=5,2=2+2,2=2 2().(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
6、前项和;(3)若=,为奇数,为偶数.求数列的前2项和 18.(本小题17分)如图,在直棱柱 1111中,底面是边长为4的菱形.,分别是棱,的中点,1C.(1)求证:;(2)若直线与平面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310()求1到平面1的距离;()求平面1与平面1夹角的余弦值 19.(本小题17分)已知椭圆:24+2=1,分别是的左、右顶点,点是上一点(与,不重合),过原点的直线1,2,满足1/,2/,其中1交于,两点,2交于,两点,其中,在轴上方,直线,的 第 4 页,共 8 页 斜率分别为1,2 (1)求证:1 2为定值;(2)判断|2+|2是否为定值,如果是,求出该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3)如图,将椭圆沿所在直线翻折,使得平面 平面.判断|2+|2是否为定值,如果是,求出该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第 5 页,共 8 页 1.【答案】2.【答案】3.【答案】4.【答案】5.【答案】6.【答案】7.【答案】8.【答案】9.【答案】10.【答案】11.【答案】12.【答案】(3,4,0)13.【答案】12 14.【答案】5 7 15.【答案】解:(1)中点为(3,2),由直线两点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