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点石联考2025届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以下展示关于《辽宁省点石联考2025届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绝密启用前(点石联考)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翁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 题卡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保存了我
2、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七八千 种典籍,包括经史子集,以及释藏、道经、医药、戏剧、平话、工技、农艺等著作。成书时有目录60 卷,正文22 877卷,大约3.7亿字。600年风雨沧桑,即使现存不足全本的4%,也有800余卷(400多册),高质量完成整理研究任务,是一项极大的挑战。近日,我们采访了整理项目主持人、山东大学教授杜泽逊。“重视典册文章的修治,是我们的文化传统。”杜泽逊向我们举例说,成书于西汉的九章算 术,经过历代传承,到清代乾隆时期仅存5卷,后4卷失传。所幸明代修永乐大典时大都被引 用,到了清代修四库全书,戴震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基本恢复了九章算术的全貌。像这样 把分散在永乐大典各个角落的“
3、Et书”辑出来,让它们重现人间,这是传递到杜泽逊等学者们手 中的“接力棒”。第一步要解决“看不懂”的问题。“看不懂怎么办,那就加标点。”杜泽逊说,“标点、注释是为 了现代人更好地理解和阅读J下一步进行“分书重编”的工作。永乐大典具有资料性、工具性,其中引用的文本对于研究者有3个功能:找到已经失传的古籍,找到传世古籍的早期版本,找到分 类的资料。杜泽逊和学生们采取先拆书再重新编排的办法,拆完后形成永乐大典版本的诗 经周易史记汉书等。“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前提是先接触文化遗产,看得懂,才能传承,进而推 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杜泽逊说。(摘编自冯志军千方百计呵护好传承好我们的典籍
4、)(点石联考)高三语文 第1页(共8页)材料二:在纸张发明前,竹简和木牍是使用最普遍的书写材料。前者由竹子经多重工序制成细条竹 板,以绳编连成书。后者多为松木板片刮削而成,常用于通信或文件移送。从殷商至春秋,书籍 使用的材质大抵为竹板,至战国时,才有木牍与帛书。帛书出现之时,竹简仍在盛行,二者共存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隋唐时期纸张成为主要的书 写材料。纸张代替了昂贵的缭帛,但继承了帛书的卷轴制度。卷轴由卷、轴、飘、带四部分组成。卷是书写材料本身,大小长度不一。通常以一根细木棒作为轴,自有轴的一段卷起后,无轴的一 段位于书卷最外层,即卷首。卷首端会附上名为“飘的丝织品或纸张作为书首,以保护书卷。最
5、 后在飘头处系上丝带,捆缚全卷,置于插架上。从公元前7世纪至9世纪中叶,卷轴装的流行时间 近2 000年之久。雕版印刷术发明后,卷轴制度逐步向册页制度过渡。将单面印刷的一版沿中缝向有字的一 面逐页对折,用栋糊相连书口于一张书衣上,最后裁齐成册。到了元代,包背装代替了蝴蝶装。它与蝴蝶装的主要区别是对折书页时有字的一面朝外,书页呈双页状。页边对齐为书脊,在此侧 穿钉打眼,用纸捻固定住。书外用一书衣绕背包装,裹住内页的纸捻痕迹,故得名“包背装”。包 背装更适合长期翻阅和保存,明朝组织编纂的永乐大典,全书一万多册,用的就是包背装。明 代中期以后,用线装订的书籍逐渐盛行。线装书是中国古代书籍发展至册页制
6、度后的最终装订 形式,其开合灵活度更高,也不会像胶装书一样出现掉页的现象。直至清末民初,线装书的主导 地位方为洋装书所取代,而此时的书籍制度已不再发生改变。(摘编自陈沐君文本之外:中国古代的书籍制度演进)材料三:明中期嘉靖末年,明世宗下令重录永乐大典,至隆庆元年(1567)完成。自此以后,永乐大 典正本的下落就成了一个谜。但毕竟还有重抄的副本在,尚未缺失。到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十月十七日再次清点时,实存则为9 881册(不包括目录60册)。按永乐大典原有11 095册来 看,已佚去1 154册,这部分占全书的1/10。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侵占北京,大肆烧杀掳掠,攫夺珍贵文物。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的第二年(1861)七月,翁同赫在翰林院敬一亭见到永乐大典,“在架者不及架之半按乾隆年 间尚存9 800余册估算,翁同解所看到的已不及5 000册。这些被盗的永乐大典去哪儿了呢?清代的翰林院坐落在今天北京东长安街路南公安部 院,与其一街之隔便是列强使馆区。那些“雅贼”们偷到永乐大典后,多以十两银子一册的价格 就近销赃,卖给他们的洋主顾。故而当时相传,从翰林院里“不翼而飞”的永乐大典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