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练习(历史)试卷答案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江西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练习(历史)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江西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练习(历史)试卷答案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3.C【解析】本题描述南宋临安城内饮食风气南北交融的情况,主要是因为靖康南渡后北人南迁的结果,故C项正确。饮食风气与经济重心所在没有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材料中饮食业的发展受北方风气影响,城市商品经济发展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社会风气也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4.B【解析】本题考察课本知识中华文化影响亚洲周边国家的史实。朝鲜谚文、日本假名都在秦至清朝时期内以汉字为基础创立,属于中华文化圈的内容,故B项正确。A项属于印度文明影响中国;B项万里茶道联系俄罗斯;D项中学输往欧洲,故A、C、D项不符合要求。
5.D【解析】本题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洋务官员刘铭传和实业家张謇号召修建民族铁路的材料。实业救国思潮出现于甲午战后,故A项史实错误;刘铭传修筑铁路的主要目的是强国御侮,而张謇强调的是通商作用,故B项片面;民族资本主要流向轻工业部门,C项不符合史实。综合来看,铁路是工业时代产物,近代以来传入中国,故D项正确。
6.A【解析】材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不断调整旧人民币汇价,促使旧人民币贬值。旧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对外贸易的逐渐恢复,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进出口贸易情况,B项材料依据不足,排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对内实施统一财经等措施,推动了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C项错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从1956年开始的,D项错误。
7.C【解析】根据材料,我国通过航天事业的发展加强农作物育种,即科技自强助推当前的农业新发展,故选择C项。A、B、D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8.A【解析】根据材料,“阿育王”属于孔雀王朝时期,“促进和实现佛陀的教义”则说明此时统治者支持佛教。结合所学知识“四世纪初兴起的笈多帝国时期印度教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支持,以后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可知,佛教的兴盛主要是在4世纪前,故选A项;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故B项错误;日耳曼国家的建立已经属于公元5世纪,时期不符,故排除C项;玄奘西行虽然关注的是佛教,但其时国家分裂状态较为明显,故排除D项。
9.B【解析】材料反映了英格兰的货币地租占比超过劳役地租,且地产岁入中有不少来自于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故选择B项,A、C、D选项错误。
C.重视散有,大力发展科举
D.勤于政事,提倡节俭
3.宋代以武举来选拔武将。但据张希清先生研究,北宋武举共开科取士28榜,取士868人,还不及
一榜文举取士之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投
A,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
B.行省制的实施
9.王阳明认为,如果所知义理为小知,行义理则为大知;如果当下所知义理为扶墙壁而起立移步,则行义理为于房屋庭院之中信步空行或于千里之外奔走往来。这一思想A.强调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B.首倡了经世致用的学说C.是对程朱理学的一种批判D.践行了格物致知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