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第一学期“南太湖”联盟第二次联考(高一年级)(历史)试卷答案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4学年第一学期“南太湖”联盟第二次联考(高一年级)(历史)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2024学年第一学期“南太湖”联盟第二次联考(高一年级)(历史)试卷答案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从605年起,隋炀帝陆续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有学者说“洛阳到余杭的开凿主要是因为
隋朝需要江淮的粮食供应”。由此可知,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
(
0
)A.控制边疆 B.加强南北交流 C.巡游江南 D. 完成国家统一
2.“他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
盛时期。”材料反映的盛世局面是
A.宣扬自己对莫斯科的主权
B.打击贵族势力
C.宣示自己至高无上的君权
D.巩固专制政权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伊凡四世实行“特辖领地制”,他把全国划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特辖区包括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中部和南部的富庶地区,以及军事战略要地,由国君直辖。特辖区的土地被分封给小贵族。他们组成“特辖军团”,成为国君与大贵族斗争的得力工具。大贵族被迁到边远落后地区,也会减少其对中央君权的直接威胁,经过伊凡四世的改革,大贵族的势力遭到沉重打击,因此伊凡四世实行“特辖领地制”旨在巩固专制政权,D项正确;1547年,伊凡四世登上了莫斯科大公国的王位,就已经拥有了莫斯科公国的主权,然后他不断对外征服扩张,到1565年俄国已经不仅仅是莫斯科公国的范围了,所以1565年实行“特辖领地制”的宗旨不是为了宣扬自己对莫斯科的主权,排除A项;打击贵族势力也是为了巩固沙皇专制政权,排除B项;伊凡四世实行“特辖领地制”是为了进一步建立至高无上的君权,而不是仅仅为了宣扬,排除C项。故选D项。
11.(2023·陕西联考)阿拉伯作家萨阿立比(960—1038)在《珍闻谐趣之书》中写道:“被俘的中国士兵……中间有些以造纸为业的人,由是设厂造纸,驰名远近……造纸既盛,抄写方便,不仅利济一方,实为全世界人类造福。”这一记载最能反映出阿拉伯帝国( )
A.积极吸收域外文明成果
11.理学家朱熹提出: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灭人欲”,把“人欲”、“私欲”和“天理”对立起来。到明末清初这一观念发生了“巨变”: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王夫之进一步主张“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正面肯定了“人欲”、“私欲”的存在。据此可知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中国开始了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C.人欲战胜了天理并且取得了主导的地位D.人欲私欲在天理范围内获得了一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