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答案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韩城市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试题答案

韩城市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答案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孟子把孔子的“性相近”发展为具有“善端”意义上的相近,并强调,“人皆可以为尧舜”“舜亦人也,我亦人也”,这就是认为圣人和民众都是人类的一分子,具有相近或相同的人性,彼此之间具有情感沟通的可能。这表明孟子A.否定了封建等级秩序B.初步具备人文主义精神C.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D.代表了普通民众的利益

韩城市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答案

12.在1953—1955年国家颁布的课程安排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并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如小学设立“手工劳动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特别注意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表明新中国的中小学课程改革A.开创了劳动技术课的历史B.顺应了国家的经济建设需要C.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发展D.建立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5.宋太宗在读《道德经》后表示:“朕每读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未尝不三复以为规戒。王者虽以武功克敌,终须以文德致治。”王安石变法时,保甲法、将兵法等军政改革均在中书发动,尽管遭到枢密院的抵制,但并未因此停止推行。由此可知,宋朝A.实行军政与民政分治政策CC.推行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B.枢密院失去了军队调遣权D.儒道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