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一附中 2024 年高考考前测试卷(历史)试卷答案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华中师大一附中 2024 年高考考前测试卷(历史)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试题答案

华中师大一附中 2024 年高考考前测试卷(历史)试卷答案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20.从东吴到东晋时期,以建康城(今南京)为核心的“大建康”是区域以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建康”的范围包括:建康城、东府城、西州城、石头城等外围城池,周围的郡县治所和安置北方土族和移民的侨县,以及军事堡垒。这一布局A.有利于都城的政治稳定和物资供应B.促进了区域经济合作理念的萌发C.完善了都城的空间形态和功能区分D.推动了魏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

华中师大一附中 2024 年高考考前测试卷(历史)试卷答案

17.查士丁尼的《法学阶梯》写道:“每个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叫做万民法,它包括着各民族实际需要和生活必须制定的一些法则”。由此可知DA.罗马法律适用于世界各国B.万民法即世界性法律体系C.万民法注重维护公民利益D.罗马法有应势而变的精神

2.荀子批判孟子的性善论、庄子的无为人性论、法家的绝对性恶论,提出“人之性恶”的主张,他并不否认人具有善的品性,但认为这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人性改变离不开“重刑罚以禁之”,但重要的还是“仁义惠爱”。这反映出当时AA.诸子思想出现融合的趋势B/人性本恶成为主流的意识C.儒家学说成为当时的显学D.各家学派人性观念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