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2020届语文2

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2020届语文2,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收集整理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2020届语文2的相关答案解析,获取方式(用百度搜索:趣找答案)即可
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
下列与“薄霄愧云浮”句中的“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薄田十五顷
B.不薄今人爱古人
C.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D.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题文】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进行“求同概括”,提炼一个中心论点,并作适当阐释。(5分)
(1)有钱难买幼时贫。——美学家朱光潜
(2)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安徒生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幼年家境贫穷,父亲是修鞋匠,母亲是洗衣妇。安徒生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
(3)富裕病(offluenza)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名词,由“富裕(offluenza))”和“流感”(influenza)两个单词合成,指的是由于父母供给太多,造成孩子过度沉溺物质,缺乏生活目标等“病症”。
论点:                                               (不超过15个字)(2分)
阐释:                                                                   
                                               (不超过40个字)(3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小题1:故木受绳则直, ____  _____, ___    _______, ______   ____。(荀子《劝学》)
小题2: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小题3:孔子曰:三人行, ___ __       ____.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__ __ ___   _,_______         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2分)
究竟什么才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目前理论界似乎仍没有一个定论。“仁”说和“礼”说市场最广,呼声最高,竞争也最激烈。本人在这一问题上比较赞成“仁”说。
  理论界坚持“礼是孔子思想核心”的人,多数的主要依据是:孔子生长在鲁国,而“周礼在鲁”。且孔子从小好礼,入周公庙问礼,而后成为闻名天下的礼教家。孔子本身也常说:“夏礼,吾能言之,桤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等。另外,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如说“礼让为国”、“齐之以礼”,又主张以礼作为教育宗旨,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的根本一直相因不变,礼的枝叶可以有所损益,但周礼虽到百世也不会变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还经常批评别人不守礼,一再强调“克己复礼”等。
  从上面一系列的引述和论证似乎确实可以说明“礼”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但本人想就此提出几点自己不同的看法。
  孔子既然是一名思想家,那么我们在判定其思想核心时所依据的标准就应该是看他自己创立了什么新思想,而不是看他从前人那里接受或继承了哪些思想,因为只有他自己创立的新思想,才是他思想的真正精髓。前一段那些引述和论证都是一纸空文,因为那些观点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有所体现。如《左传》中有这么几段记载:“僖公十一年载:内史过曰‘礼,国之干也’;昭公七年载:孟僖子办学,告诫学生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昭公二十六年载:晏子曰‘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 ”由此可见,孔子关于礼的思想大多均可以从前人思想中窥见一斑,并不是其本人思想,故自然也就不能作为其思想核心。
   通观《论语》,我们发现“仁”在书中出现的频数最多,达109次,而“礼”只有75次。其中,他人讲“仁”25次,孔子自己讲“仁”84次,孔子自己讲“仁”的频数比“礼”的总数还多,足以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另外,在《左传》中,“仁”的频数为39次,“礼”为517次,
其实,孔子讲“仁”,非单讲伦理道德中的“仁”,而且还将“仁”从一种伦理道德的要求升华成了一种政治思想,而正是这种升华使孔子创立了一种新的思想,即一种新的治国学说。而这种学说在其前人著作中是没有明确反映的,所以可谓前无古人。既然是前无古人的独创,自然可以成为其思想的核心。
 1.“因为那些观点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有所体现”这句话中的“那些观点”指的是哪些观点?(3分)
2.如何理解“虽然用单纯的频数统计来说明问题不是非常严密稳妥,但这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些问题”这句话?(3分)
3.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思想家?他认为作为思想家的孔子其理论上的贡献是什么?(3分)
4.作者认为在孔子的学说中,“仁”与“礼”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3分)

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2020届语文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2020届语文2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