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英德英才大联考英德,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收集整理2021届英德英才大联考英德的相关答案解析,获取方式(用百度搜索:趣找答案)即可
选出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
A.博闻强识zhì 怏yàng怏不乐 心宽体胖pán
B.吹毛求疵cī 龇牙咧嘴cī 汗流浃jiā背
C.一丘之貉hé 脍kuài炙人口 骇hài人听闻
D.言简意赅gāi 锲qiè而不舍 怙hù恶不悛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夜曲①
张仲素
丁丁漏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此诗写闺中妇人夜思远方的丈夫的情形。②漏水:古人以漏壶滴水计时。
【小题1】一、二两句各从什么角度写了秋夜?体现主人公什么心情?(5分)
【小题2】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诗中有何作用?(5分)
(1)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2)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 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6)如何四纪为天子,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马嵬》其二)
高陵又称西陵,其地望在邺城西,位于西门豹祠西原之上。文献所记高陵最早者为曹操《终令》:“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建安二十五年又作《遗令》:吾死之后,“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三国志·武帝纪》)曹魏时王沉官修《魏书》、鱼豢私撰《魏略》和晋初陈寿《三国志·魏书》,均载及高陵的位置。到了十六国时期,高陵见诸文献记载越来越少,隋唐以后,地理著作中虽有高陵的记载,然大多是转抄且较为模糊。至北宋,高陵地处情况模糊不清,于是出现了“疑冢说”,将邺西北北朝墓群演绎为“曹操七十二疑冢”。曹操高陵终成为历史之谜。
2009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掘的大墓有专家确认为“曹操高陵”,但也有学者表示目前证据还难以支持这一说法,证据虽都有作证的价值,但还达不到铁证如山的地步。这些学者指出所举石牌“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等出土于大墓,这些石牌当为墓主日常所用且死后随葬的器物标签,古墓被盗,器物被拿走,留下的石牌虽被扰乱,但其存放的环境和位置没有大的变化,应该视为第一等的证据。至于“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后赵鲁潜墓志”则是两件征集来的文物,已经脱离了原始保存状态与环境。证据发生了变化,人们不能将某些环节连接起来,自然会提出怀疑。“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行文、字体风格与出土石牌相类似,因其是被征集来的,不能排除其他的可能性;《鲁潜墓志》曰:“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廿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卌三步。”墓志发现于西高穴村西乱土中,而且鲁潜墓又无详确之处,未必能证明所发现的西高穴村大墓即曹操高陵。
同时代的墓葬构造由于遵循同一礼制,因而参照东汉王侯墓制推断西高穴村古墓的年代,虽然在学理上行得通,然出土文物刻字并无确切的纪年。大墓已经多次被盗,是真的“无藏金玉珍宝”,还是被窃一空,这也是无法确定的,况且墓中还遗留有玉石等物,也与文献稍有出入。
西高穴大墓有可能是曹操高陵,甚至可以说是邺地考古发现中最具可能的一座古墓。然其可信度未满,在现有的情况下,作出“确认”,似乎有些过急。(摘编自《光明日报》2010.1.26)
1.下列有关曹操高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陵又称西陵,是三国魏武帝曹操的陵寝,文献中最早记载高陵所在地的是曹操的《终令》。
B.关于高陵的地理位置,由于历来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使后人争议颇多,宋代以后,有七十二疑冢之说。
C.曹操《终令》《遗令》中反复提到的西门豹祠对高陵位置的确定具有坐标价值。
D.在河南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的东汉大墓是否为曹操高陵还有待进一步的确认。
2.下列理解和分析可以作为“西高穴大墓为曹操高陵”最可信的证据的一项是( )
A.出土于大墓的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铭文的石牌,可以证明墓主人的身份。
B.“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的行文、字体风格与出土石牌相类似。
C.《鲁潜墓志》记载:“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廿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卌三步。”
D.同时代的墓葬构造由于遵循同一礼制,因而参照东汉王侯墓制可推断西高穴村古墓的年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终令》《遗令》均见于正式文献记录,其中“不封不树”“无藏金玉珍宝”的说法表明曹操有薄葬之志。
B.从现存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疑冢说”虽流行于民间,但并非史实。
C.从西高穴大墓的研究来看,考古结论的得出取决于是否拥有可靠、充分、科学的证据,是否有严谨而完整的“证据链”。
D.西高穴大墓是邺地考古发现中最具可能的曹操高陵,虽然现在未被完全确定,但终将被确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2021届英德英才大联考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