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2019年炎德英才大联考附中高三月考试卷九答案

2019年炎德英才大联考附中高三月考试卷九答案,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收集整理2019年炎德英才大联考附中高三月考试卷九答案的相关答案解析,查看请添加QQ群:123456789
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
下列各项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的诗歌有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可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常使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合称“诗经六义”。
C.《归园田居》的作者是陶渊明,《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作者是曹操,《长歌行》(青青园中葵)的作者是曹植,《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
D.郁达夫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因从事抗日工作,于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其小说代表作有《沉沦》、《迟桂花》、《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题文】选出下面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在风光秀丽的湘西,美丽纯洁的姑娘翠翠, 情窦初开 ,爱上了一个叫傩送的小伙子。
B.他之所以做出这样令人伤心的事情,是因为 少不更事
C.祥林嫂被劫的事在鲁镇闹得 沸反盈天
D.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 不负众望 ,结果落选了。

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②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③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④念桥边红药,年年如为谁生!⑤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以上五组诗句,均是借描绘春天的景物而抒发个人心情的,但在所抒之情上是不尽相同的。下面区别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③④
C.①②③⑤|④ D.①②④|③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 每小题3分)
每年农历7月初7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媒体给予了相当热情的关注,商家也借此推出种种“情侣消费”,回归传统的热潮似乎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灵魂附体”的感觉,人们也似乎感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过传统节日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虽然,在近代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既被当作封建社会的“余孽”而遭排斥,也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而受清算。但是,传统文化作为人们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并不会轻易消散。因而,当下对传统节日的倡导,重点不在于恢复一些旧有的仪式,而在于发现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正如人们所言,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这是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含有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这几年,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怪象:一方面,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却频遭破坏,悲剧一次次上演。一边是煞有其事的“保护”,一边是毫无顾忌的破坏,传统文化在利益图谋和责任缺失的夹击下,处境并不令人乐观。此外,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也可能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非但不能起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坏了人们的胃口。因而,传统文化由冷到热,固然有可喜之处,但里面的陷阱也着实不少。如果没有纯正的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这个过程不是一味呼吁回归传统或者抵御外来影响就能实现的,而恰恰是考验人们智慧和耐心的地方。
1.下列表述属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项是    (   )
A.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
B.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
C.应有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人们对传统文化不仅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还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D.传统文化可图谋利益,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
2.以下不属于“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原因的一项是       (   )
A.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
B.传统文化作为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不会轻易消散。
C.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这和媒体给予的热情关注和商家的包装有关。
D.在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曾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受清算。
3.下列对“灵魂附体”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回归传统的热潮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
B.发现了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
C.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实现了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
D.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2019年炎德英才大联考附中高三月考试卷九答案

赞 (1)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