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炎德英才大联考2019新课标3

炎德英才大联考2019新课标3,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收集整理炎德英才大联考2019新课标3的相关答案解析,查看请添加QQ群:123456789
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
下列各项中全错的一项是

A.剥(bāo)皮  剥(bāo)削  剥(bō)夺
B.参(chān)加  人参(shēn)  参(cēn)差
C.脉脉(mài)  脉(mò)搏  山脉(mài)
D.数(shǔ)量  人数(shú)  数(shù)一数

【题文】一只公鸡在田野里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它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但我发现了你却毫无用处。我与其得到世界上的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5分)

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明明如月,__________________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用“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作过渡,由现实进入梦境。
(2)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五尺应门之僮,__________________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苏轼《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用比拟手法借箫声写愁情。
陆游《书愤》“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太空安家
世纪末的狂躁无论如何不是一个新现象,至少在19世纪末时就曾出现过一次。在1880年期间,当时的物理学家们认定,他们已经发现了自然界中能够认识的一切东西。哈佛大学物理系主任约翰·特罗布里奇四处奔走告诫他的学生们不要以物理学为专业,因为所有重要的东西都已经发现了。几年以后,芝加哥大学的艾伯特·米切尔森于1894年宣称,“未来物理学的精确度可望达到小数点后第6位。”
这真是太狂妄自大了。就在次年——1895年,威廉·伦琴发现了X射线,几个月以后,安托万-亨利·贝克雷尔发现了具有自然放射性的铀。自然界似乎突然之间面目一新了,到20世纪尚未过半的时候,“原子时代”已经家喻户晓了。
但是对安阿伯的密歇很大学学生吉姆·贝内特来说,本世纪担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当一位名叫杰勒德·K.奥尼尔的物理学家在1976年春天来到该校讲学之后,贝内特的认识更加明确了。贝内特已经在《时代》杂志上读过有关奥尼尔的介绍,知道他计划在太空建造许多长20英里、宽4英里、每个能容纳1000万人口的城市——巨大的人造住区。
贝内特想当一名宇航员,但他的视力极差,无法参加军事飞行训练。此后一段时间内他似乎绝望了,当然,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可悲,因为不管怎么说,到他上高中的时候,整个太空计划已经开展起来了。
“60年代中期使我感到失望。因为,我认为当时空间计划的进展慢得令人吃惊,”他说,“到60年代未只有4个人登上了月球。国家航空和宇航局谈到在70年代建造一个只能容纳几十人的月球基地,还有一两次微不足道的火星探险——对我来说这些简 直算不得什么,既不够多,也不够快。”
因此,贝内特考入密歇根大学后放弃了他的太空设想,转而学政治学和人类学等使他感兴趣的专业。他阅读了大量有关探险和迁徙的历史书籍,尤其喜爱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描述的哥伦布、德雷克、麦哲伦等人了不起的海上航行故事。就在这时,杰勒德·奥尼尔来了。
因此,贝内特考入密歇根大学后放弃了他的太空设想,转而学政治学和人类学等使他感兴趣的专业。他阅读了大量有关探险和迁徙的历史书籍,尤其喜爱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描述的哥伦布、德雷克、麦哲伦等人了不起的海上航行故事。就在这时,杰勒德·奥尼尔来了。
奥尼尔设想的殖民都市不是“空间站”,而是一个个的小型世界。它们是缩小了的地球,唯一的不同是,那里的人们不像在地球上那样生活在一块巨大岩石的外层,而是生活在一个人造定居点的内部。这些人造地球中将拥有一个舒适的家庭所拥有的一切,拥有任何人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包括人造重力、住房开发、学校、医院、公园、湖泊、溪流、农场、摩天大厦、船只、桥梁,等等。当然,那里也会有整座的山脉。人们似乎可以把整个曼哈顿岛和阿迪朗达克的一部分卷进一个密封的圆筒里,让它稳地在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轨道上飞行。
吉姆·贝内特知道,太空定居点不是一种新设想。他读过许多科幻小说,对此并不陌生。在这些小说中,漂流的城市是经常出现的情节。事实上,早在上世纪末前一次狂妄自大的热潮中,就有人提出过太空城市的笼统概念。例如,契奥尔科夫斯基就曾在他的书中描述过可作为人类未来定居点的巨大空间宫殿。后来,J.D.伯纳尔在1920年出版的《世界、肉体和魔鬼》一书中进一步设想,把这些空间定居点变成火箭和巨大的空间方舟,以便飞往其他星球。 20世纪初的技术水尚无法完成这些任务,所以,这些设想只能被当作“天上掉馅饼般的梦想”而束之高阁。相比之下,奥尼尔的建议是在世界技术水发展到能把他头脑中的想法变成现实的时候提出来的。关键是有适用的技术,奥尼尔在讲座中引用了大量确凿数据强调这一点,说明了如何建造太空城市以及何时何地和为什么建造的问题。他的设想是前入无论在实际上还是在幻想中都从未有过的。
贝内特坐在教室里,聆听物理学家奥尼尔绘声绘色地讲述生活在自成一体的空间轨道乌托邦里在政治、美学和个人方面的诱惑力。没有人否认空间定居点的可能性,问题是它们是否令人满意,是否值得这样做。至少奥尼尔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说,太空定居点将会比地球“更舒适、物产更丰富、更吸引人”。这种说法会使人踌躇不前。人们需要花费一段时间细细品味,人造地球会比地球……更舒适、物产更丰富、更吸引人吗?
但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种说法实际上却讲得通。因为没人能够否认,地球本来就有很大的缺陷,这个星球经常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旱灾、洪涝、虫灾、瘟疫等等。但在人造定居点中则没有这些烦恼。人们在设计过程中就排除了这些灾害,人们不会再受自然界的摆布了。在某种意义上说,自然界将会消失,因为整个大空定居点都将处于全面的控制、计划和调节之中。工业污染将一去不复返:居住区内不允许存在污染大气的东西,冒烟的工厂、烟雾、汽车废气都将不存在。它就像人间天堂——或者说是近似人间天堂。
1、   本文主要讲的是在太空安家的科学幻想,但在文中却用相当的篇幅介绍安阿伯的密歇很大学学生吉姆·贝内特的一些成长故事,这些内容是赘余吗?请说明理由。
2、   文中末尾一段划线语句“在某种意义上说,自然界将会消失”的含义是什么?这将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3、   “在太空安家”这处科学幻想一旦实现,你认为是好事还是坏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炎德英才大联考2019新课标3

赞 (2)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