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炎德英才语文试卷

炎德英才语文试卷,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收集整理炎德英才语文试卷的相关答案解析,查看请添加QQ群:123456789
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
下列各项中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濒(pīn)临  蝉蜕(tuì)  玉砌(qì)
B.宿(sù)命  恪(kè)守  隽(juàn)永
C.隽(jùn)秀  估量(liáng)  繁芜(wú)
D.豁(huò)然  忌(jì)恨  诽谤(fěibàng)

【题文】依次填入下列各句

暗能量与宇宙
宇宙至少还能再活300亿年左右。美国科学家里斯于2004年2月公布这一研究结果时,将其称为一个“好消息”。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里斯等科学家说,他们首次对宇宙中暗能量的持久性进行了富有意义的测量,并得到上述结论。里斯等人的研究显示,暗能量的特性似乎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宇宙可能会永远膨胀下去,而不是像一些科学家所预言的那样会走向“大分裂”和“大坍塌”。
上世纪20年代,埃德温·哈勃发现宇宙并非静止而是在膨胀。1998年,科学家施密特通过超新星观测到宇宙在加速膨胀,他们用暗能量来解释这一现象。暗能量据认为可以产生与引力相反的排斥力。2003年7月23日,美国匹兹堡大学瑞安·斯克兰顿博士领导的一个多国科学家小组宣称,发现宇宙暗能量存在的证据。观测还发现近73%的宇宙由暗能量组成,这种奇特的力量似乎正在使宇宙加速膨胀。
目前,关于暗能量的来源主要有两种理论。一种观点认为,暗能量类似爱因斯坦曾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入能产生排斥力的“宇宙常数”,是一种从真空中弥漫出来的能量,不会随着时间改变,强度固定。但也有科学家提出,暗能量与一种变化的动态能量场相关,能量场导致目前宇宙加速膨胀。按照暗能量稳定存在的假设,宇宙将会永远加速膨胀下去。而如果暗能量本身不稳定,那么宇宙有可能迎来动荡的末日。比如有科学家认为,如果暗能量的排斥力超出爱因斯坦的预测,那么宇宙可能最终会走向“大分裂”,所有物质将在宇宙的急剧膨胀中被撕裂。还有科学家预言,如果暗能量是可变的,那么暗能量也许有一天会突然发生跳转,由排斥变成将膨胀的宇宙往回拉,宇宙最后将在向心挤压下产生“大坍塌”。
里斯等人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寻找到42颗超新星,对它们进行观测,以研究宇宙在过去不同历史时期的膨胀速率。研究结果显示,暗能量似乎更接近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测:即使暗能量产生变化,速度也不会很快。里斯称,新观测结果使他们对爱因斯坦“宇宙常数”正确性的信心倍增。
科学家们指出,根据他们研究的新结果,即使爱因斯坦的理论是错误的,最起码在今后300亿年中,暗能量的变化不会导致宇宙毁灭。不过他们也强调说,要想加深对暗能量的理解和确定宇宙的最终命运,尚需要进行更多的观测。
小题1:下列对“宇宙膨胀”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里斯认为暗能量的特性几乎是固定不变的,必将导致宇宙永远膨胀下去。
B.埃德温·哈勃认为宇宙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在不断地膨胀。
C.施密特认为宇宙加速膨胀是暗能量可以产生与地球引力相反的排斥力所致。
D.瑞安·斯克兰顿认为宇宙约有73%由暗能量组成,并且使宇宙加速膨胀。

小题2:从全文来看,下列不属于里斯的研究成果的一项是

A.宇宙至少还能再活300亿年。
B.宇宙不会走向“大分裂”或“大坍塌”。
C.如果暗能量产生变化,速度也不会很快。
D.暗能量本身不稳定,宇宙有可能迎来动荡末日。

小题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里斯首次对宇宙暗能量的持久性进行测量,并最终确定宇宙还能再活300亿年。
B.如果物质在宇宙的急速膨胀中有的发生撕裂,那么宇宙最终会走向灭亡。
C.科学家认为,如果暗能量是可变的,那么地球也许有一天会突然发生跳转。
D.科学家强调说,只有细致的观察深入地研究,才能加强对暗能量的理解和确定宇宙的最终寿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韩少功
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上一丸灰白,但暗淡于无数路灯之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不过像死鱼眼一只,丢弃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
由此可知,城里人不得不使用公历,即记录太阳之历;乡下人不得不使用阴历,即记录月亮之历。哪怕是最新潮的农村青年,骑上了摩托用上了手机,脱口而出的还是正月初一腊月十五之类的记时方法,同他们抓泥捧土的父辈差不多。原因不在于别的什么—-他们即使全部生活都现代化了,只要他们还身在乡村,月亮就还是他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禾苗上飘摇的月光,溪流上跳动的月光,树林剪影里随你前行而同步轻移的月光,还有月光牵动着的虫鸣和蛙鸣,无时不在他们心头烙下时间的感觉。
相比之下,城里人是没有月光的人,因此几乎没有正真的夜晚,已经把夜晚做成了黑暗的白天,只有无眠白天与有眠白天的交替,工作白天与睡觉白天的交替。我就是在三十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了一个正真的夜晚,看月亮从树阴里筛下的满地光斑,明灭闪烁,聚散相续;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我熬过了漫长而严重的缺月症,因此把家里的阳台设计得特别大,像一只巨大的托盘,把一片片月光贪婪地收揽和积蓄,然后供我有一下没一下地扑打着蒲扇,躺在竹床上随着光浪浮游。就像我有一本书里说过的,我伸出双手,看到每一条静脉里月光的流动。
盛夏之夜,只要太阳已落山,山里的暑气就消退,辽阔水面上和茂密山林里送来的一阵阵清凉,有时能逼得人们添衣加袜,甚至要把毯子裹在身上取暖。童年里的北斗星在这时出现了,妈妈或奶奶讲述的牛郎星织女星也在这时出现了,银河系星繁如云星密如雾,无限深广的宇宙和无穷天体的奥秘哗啦啦垮塌下来,把我黑咕隆咚地一口完全吞下。我是躺在阳台上吗?也许我是一个无倚无靠的太空人在失重地翻腾?也许我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婴儿在荒漠里孤单地迷路?也许我是站在永恒之界和绝对之境的入口,正在接受上帝的召见和盘问?……
我突然明白了,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
山谷里有一声长叫,大概是一只鸟被月光惊飞了。
小题1:、作者为什么说“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小题2:、从全文结构看,文章为什么从“城里人看到的月亮”写起?
小题3:、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城里月亮”和“乡村月亮”的特点。
小题4:、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本文采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2)文中拟声词“叮叮当当”“哗啦哗啦”用得是否恰当?为什么?
小题5:文章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乡村月夜中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感悟。你能具体说说作者的感悟是什么?
小题6:、如果将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炎德英才语文试卷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