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炎德英才大联考2019理科综合三卷答案,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收集整理湖南炎德英才大联考2019理科综合三卷答案的相关答案解析,查看请关注微信号:趣找答案
下列各项中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抑扬(yì yáng) 省(shǐng)识 骈(pián)文
B.膝(xī)行 别扭(biè nǔ) 琢磨(zhuó mó)
C.引擎(qíng) 茶几(jī) 面颊(jiá)
D.锁钥(yuè) 钥匙(yàoshi) 征辟(bì)
【题文】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南亚大地震爆发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纷纷解囊相助,以帮助巴基斯坦灾民 难关。
② 10月15日22时08分,“神舟”六号飞船已在太空绕地球飞行了56圈。
③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普通公民
能挺身而出, 被劫持的人质是这位警察的妻子呢?(A 何况 B况且 C尚且)
A度过 截至 况且/何况 B渡过 截止 尚且/况且
C渡过 截至 尚且/何况 D度过 截止 况且/况且
“简”有简单、简洁、简朴……的意思。“丰”有丰盛、丰厚、丰足……的意思。“简”与“丰”既可以是矛盾对立的,也可以是和谐统一的。
请以“简与丰”为题,写一篇议论文。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烟花三月下扬州
熊召政
①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杜牧在扬州留下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我们一车人都想当然的认为扬州在江南,知道到了扬州才知道不需过长江,回来后查的资料,才知以上。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的恢复生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
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苏州乃人间天堂,值得记载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还是顾禄的《桐桥倚棹录》,都不及李斗的这本书。
④ 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西湖之名借于,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


⑤如是,话题

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句子把我们东方人的审美意趣,写得如同梦境。在三月的扬州,我们是可以寻到这种梦境的。
⑦为了这梦境,我曾动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念头。年,我打听何处可以雇一条船,邀二三好友于黄鹤楼下出发,一路吟诗作画,听琴吹箫到扬州去。结果人家告诉我,现在从武汉到扬州,根本无水路可通。后来打听到,从或苏州出发,可从运河到达扬州。我又来了兴趣,让朋友去觅一只画舫。事情也未做成,其因是这一段运河虽然畅通,但除了运送货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绝了踪迹。
⑧由此我想到,坐一条船于烟雨濛濛的江上,去拜访唐代的扬州,已是完全不可能了。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若有意去欣赏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只能自驾车从告诉路上去了。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与凛冽阔大的北地气象相比,扬州城的景色显得温婉绮丽。 |
B.扬州在历史上虽屡经战乱,但繁华的气象却并未因此颓败. |
C.烟雨迷离的扬州城诗意盎然,体现了东方人的审美意趣。 |
D.作者以古衬今,满怀深情地赞美了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 |
2.文中加点处是唐诗名句,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4分)
3.作者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6分)
4.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5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湖南炎德英才大联考2019理科综合三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