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2019-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

2019-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收集整理2019-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的相关答案解析,获取方式(用百度搜索:趣找答案)即可
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
选取全有通假字的一项
①拒关,毋内诸侯
②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③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④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⑤或师焉,或不焉
⑥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⑦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⑧河曲智叟亡以应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⑧
C.②③⑤⑦⑧
D.②④⑤⑥⑦

【题文】在下列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在“假如我是服务对象”的大讨论中,人们对如何提高机关行政效率      ,我认为,单纯的提高行政效率却不转变政府职能实属      
②即将迈入大学的我们要学会“瞻前顾后”。“瞻前”指多观察,多思考,      以防危险。“顾后”指懂得感恩,常回母校,切莫      

A.首鼠两端釜底抽薪未雨绸缪数典忘祖
B.莫衷一是扬汤止沸曲突徙薪得鱼忘筌
C.莫衷一是扬汤止沸曲突徙薪数典忘祖
D.首鼠两端扬汤止沸未雨绸缪得鱼忘筌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4)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 (《论语》)
(5)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下列各题。
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如果说在世界多极文化中,西方欧美文化和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文化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那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便是主要的两极,亦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已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一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逞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归真返朴,羡慕赤子曼儿式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小题1:文中说儒道两家“处处相反”,以下不属于其“处处相反”依据的一项是  ( )

A.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道家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
B.儒家的人生观是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是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C.儒家崇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从容中道,主张凡事要合理、合时、合情;道家崇尚质朴无华、超然自得、少私寡欲,主张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
D.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小题2:下列关于儒家和道家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儒士、儒吏、儒将,都具有道德高尚、富于诗意、潇洒超脱、风度温文尔雅的特点。
B.所谓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皆寓不同凡俗、忠贞弘毅、从容中道、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
C.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一和谐宁静的社会,这是道家的人生追求。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不与浊俗同流合污,这是儒家的人生追求。

小题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先秦诸子百家中,唯儒、道两家能长期共存,形成纵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的思想流派,主要是因为其在发展进程中,互相竞争,互相吸收,互相补充。
B.法、阴阳、名三家后来灭绝,是因其基本思想被儒、道吸收,而他们本身却不吸儒、道思想。
C.儒家的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具有历史使命感,所以它能够成就人们的道德人生。
D.道家思想的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这种对社会对国家不负责任的态度,为历代统治者所鄙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2019-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