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4届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Ⅴ)历史试卷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河北省2024届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Ⅴ)历史试卷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河北省2024届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Ⅴ)历史试卷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8.为了更好地接收沈阳,1948年10月至11月期间,军管会召开了多次会议。要求工作人员在提高对接收城市的重要性认识的同时,首先转变思想观念,即把过去20年来先农村后城市、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改变为把工作重心转到城市,以城市推广农村的道路。此举A.贯彻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B.有力地推动了C.赢得了人民的广泛支持D.表明了中共工作重心已经转移
11.段祺瑞自己以“三造共和”自诩。1911年,段祺瑞率前线北洋将领46人联名致电清政府吁请清帝退位。袁世凯蓄意称帝时,段祺瑞反对帝制。1917年张勋复辟,段祺瑞率兵讨伐。段祺瑞“三造共和”的目的是A.争权夺利B.维护民主C.复辟帝制D.实业救国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巴黎和会“三巨头”之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写道:“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法国的福煦将军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美日争夺太平洋霸权埋下了种子。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发动一战的目的。(2分)由此可知,《凡尔赛条约》中哪项条款最令德国感到不公平?(2分)19399年的哪一史实恰好印证了材料一中法国福煦将军的预言?(2分)(2)依据所学知识,用二战中的史实印证材料二中的观点。(2分)这一史实对二战进程有哪些影响?(4分)(3)依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简述一战后的国际安排和二战的爆发之间的关系。(2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河北省2024届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Ⅴ)历史试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