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一模]山西省临汾市2024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一)1历史试卷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临汾一模]山西省临汾市2024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一)1历史试卷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临汾一模]山西省临汾市2024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一)1历史试卷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3.陈寅恪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指出:“益关中之地农产物虽号丰饶,其实不能充分供给帝王、宫卫、百官俸食之需,而其地水陆交通不甚便利,运转米谷亦颇困难,故自隋唐以降,关中之地若值天灾,农产品不足以供给长安帝王、宫卫及百官俸食之需时,则帝王往往移幸洛阳。侯关中农产丰收,然后复还长安。”材料意在说明A.长安形势近便之利B.洛阳地位的重要性C.经济重心南移原因D.都城东移的迫切性
3.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形成了以资本主义大农场为主要生产单位的大农业经营体制,尽管断地运动致使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沦为工人,但对于英国近代农业、社会发展而言,毋庸置疑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作用,这表明英国CA.农产品结构的均衡化较明显B.城乡经济的差距不断拉大C.农业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基础D已经完成了国家的农业化
10.古希腊城邦的领导人缺乏个人专断的条件。城邦不管实行什么政制,都拥有体制化的常设公民大会。在古希腊人眼里没有常设的公民大会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公民大会的设立A.颠覆了少数贵族掌权的寡头政治B.推动了雅典城邦呈现小国寡民的状态C.成为希腊人参与民主政治的场所D.使得公民可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临汾一模]山西省临汾市2024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一)1历史试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