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卷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资阳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卷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资阳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卷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6.下图反映了1870-2010年美英两国市场上相同数量的本国货币所值黄金的相对数量(纵轴数值越小,购买单位商品所需的黄金数量越少,黄金价值高,也意味着本国货币价值低)。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注:灰色部分代表经济危机或萧条期(Greatdepression大萧条Greatstaglation滞胀Currenteconomiccrisis经济危机A.政府调整货币政策以应对经济危机B.经济萧条时本国货币具有更高价值C.二战后货币汇率变动促进经济复苏D.滞胀危机时期居民的生活成本下降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签订于1968年7月,其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条约,是当今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重要基石。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谈判和签订后的一段时期里,中国对美苏构建的国际核不扩散机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认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具有歧视性,对拥核国家和无核国家规定的义务不均衡、不公正,仅限制横向扩散,而对美苏核武库的纵向扩散并不加以限制。中国虽然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持批评态度,但在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方面已经主动进行了自我约束。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核不扩散政策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宗旨与原则愈加重合,1992年3月正式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摘编自詹欣《中国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68—199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府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态度变化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加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意义。(6.分)
11.宋代市民阶层日趋活跃,市民意识开始觉醒,具体表现为市民享乐意识、自主意识与商业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给传统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下符合“市民意识觉醒”现象的是A.国家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城市娱乐活动丰富多彩C.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松弛D.理学影响大众价值取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资阳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