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阶段性评价卷四历史试卷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河南省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阶段性评价卷四历史试卷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河南省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阶段性评价卷四历史试卷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建隆三年(962年),宋太祖下令将坊墙撤除,由此形成了“街市结合”的城市体制。城市当中,店铺日夜均可经营。宋代坊郭户籍政策是政府对商人为城市做出贡献的奖励,这样一来,商人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城市经济的类型也趋于多样化,有工商型、商业型、手工型等。商业化的娱乐活动对他们来说如同家常便饭,极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享受。为了适应海外贸易,宋朝的港口城市也逐渐增加。宋代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加入商人行列,经商甚至成为一种风尚。宋代以服饰论尊卑的制度也逐渐动摇,到南宋时贵贱着装相差无几的现象时有。宋代大城市周围的市镇比小城市密集的多,农村劳动力也大量迁入,人口多到朝廷需颁布政令来控制。但坊市界限的打破也造成了秩序的混乱,官商勾结、滋扰百姓的现象层出不穷。此外,农村人口的迁入也使流民、难民散布城市当中,烧杀抢掠事件发生更为频繁。——摘编自司马少府《宋代城市是怎么样的?浅谈宋代城市发展》材料二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及手工业、农业的分离和日益专门化,大约在11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兴起了。在中世纪时代,西欧城市是封建领主政治的对立物。大批手工业者、农奴为逃避封建主的奴役进入城市。城市不仅成为逃亡者的避难所,也危害了封建主的利益,而且城市从产生之日起,市民就为自身利益、摆脱封建领主的盘剥而与其斗争、争取自治,甚至因此发动起义,中古西欧城市培养了新的阶级——市民阶级,也是日后推翻封建社会的主力。——摘编自杨超《论中古西欧城市产生的原因兼评西方学者的学术观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城市发展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时期西欧城市兴起的特点及原因。(6分)
3.有学者指出,“大一统”思想发展到汉代,不仅包含政治道德,也包含社会道德与个人道德。例如“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仁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恕道;“父子兄弟之亲,君臣上下之谊,耆老长幼之施”的亲亲尊尊之道等等。这反映出汉代A.国家治理注重德教礼治B.伦理观念逐步深入人心C.社会意识呈现出统一性D.统治秩序实现长治久安
14.一战期间,各交战国纷纷采取了诸如粮食征收制、面包配给制、银行国有化及普遍劳动义务制等一系列战时措施,列宁从中得到启示并实施了这些措施。据此可知,列宁A.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B.积极探索拯救国家的有效办法C.已认识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D.进一步丰富发展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河南省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阶段性评价卷四历史试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