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2019第三次,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收集整理炎德英才大联考2019第三次的相关答案解析,获取方式(用百度搜索:趣找答案)即可
下列划线词语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使人听此凋朱颜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③外连衡而斗诸侯 ④天下云集响应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追亡逐北 ⑦吾师道也 ⑧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⑨吾从而师之 ⑩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A.①③②④⑤⑥⑦⑩⑧⑨
B.①③②⑦④⑩⑤⑥⑧⑨
C.①⑧②⑦③⑤④⑩⑥⑨
D.①⑧②③④⑥⑤⑩⑦⑨
【题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要讲词的欣赏,不能不提到“境界”的艺术理论问题。 。
①他认为,像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
②他认为,词有境界为佳,否则为不佳。
③究其实际,仍然是中华文学艺术美学观念中的“传神”的要求。
④“境界”一词,虽非王国维所创,但专用它来讲词学的,自以他为代表。
⑤这乍看像“炼字”之说,细析时,“闹”字写春花怒放时的景色。
⑥后来他又以“意境”一词与之互用。
A.③④①⑤②⑥ | B.④②⑥①⑤③ | C.④③①⑤②⑥ | D.②⑥①⑤④③ |
小题1: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苟利国家生死以,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小题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
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小题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小题4:遥想公瑾当年, ,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阳关古道苍凉美
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
古阳关位于敦煌西75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城,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结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尖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于是,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
小题1: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4分)
小题2: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3分)
小题3: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炎德英才大联考2019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