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随着献公、孝公的改革,秦国在与魏国的争战中逐渐占据上风,把都城迁至咸阳,是通过函谷道对付东方和通过武关道对付楚国的必然趋势。威阳地处关中腹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地理位置可谓“南扼渭水,北依九峻,左扶崤函,右控陇蜀”,正是建立都城的理想场所。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从栎阳迁都威阳,商鞅开始第二次变法,新法得以迅速推行。迁都阳,是秦国政治形势、社会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和进步的转折点。咸阳不但成为当时秦国的中心和重心,同时也成为全国著名的大都市。—根据王果然《秦迁都与强盛之关系研究》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秦迁都咸阳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迁都咸阳的影响。(6分)
16.沈括在写给欧阳修的信中指出:“至于技巧器械,大小尺寸,黑黄苍赤,岂能尽出于圣人!百工群有司市井田野之人,莫不预焉。”他旨在说明)-8S中尚背市半四A.科技发展源于实践B.宋代科技成果丰硕C.儒家重视科技发明D.科技发展依赖政府
7.1941年,陕甘宁边区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这次改选A.根本上扭转了根据地严重的经济困难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D.弱化了中共对敌后抗日政权的领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