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思博教育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情评估历史试卷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河北省思博教育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情评估历史试卷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河北省思博教育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情评估历史试卷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1.戊戌政变后,保守派官员陈夔龙认为慈禧“并无仇视新法之意,徒以利害切身”。英国人赫德相信改革只是被“拖延”,但不会就此断送。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则将政变视为改革的“渐进”与“激进”路线之争。这反映出当时()A.维新派拥有广泛的变法基础B.保守势力并未真正反对新法C.变法革新的思想是大势所趋D.维新派的改良措施过于激进
25.清朝围绕海禁之争由来已久,施琅曾力陈海禁之弊,称海上收益“可资中国之润,不可以西北长城塞外风土为比”。面对不同的声音,清廷中央的取向总体上依旧是保守的,康熙即位之初,清朝不惜承受重大损失,强令福建、广东等沿海居民内迁,决策层虽一度放宽海禁,但对待海洋方向的谨慎态度未有根本改变。清政府在海禁上的态度根源于A.不断强化的B.西方殖民侵略的现实威胁C.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D.重农抑商的传统经济政策
12.史载“大宛有蒲陶(葡萄)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众来,则离宫别苑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汉朝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B.大宛仰慕并学习汉朝先进的文化C.丝绸之路促进西域物种的东传D.汉朝统治者崇尚奢靡的生活方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河北省思博教育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情评估历史试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