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2019答案,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收集整理炎德英才大联考2019答案的相关答案解析,获取方式(用百度搜索:趣找答案)即可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所实验室,除进行一定数量的研究和培训工作外,更主要的工作是通过学术活动,组织、推动国内老年医学的发展。
B.一至五号神舟飞船成功返回,使中国跻身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让中华儿女欢喜不已。
C.科学家在对流行病进行分析和动物实验后指出,大量饮酒或饮用酒精配制的饮料对癌肿的发生有直接和密切的关系。
D.许多附近地区的妇女、老人和孩子纷纷赶来看他们的演出,有的要走四十里山路呢!
【题文】右图为《读者》的两个徽标图案。下列对图案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 ②
A.图案蕴含了《读者》杂志愿像辛勤的蜜蜂采蜜一样,采集天下的美文佳 作奉献给读者的寓意。 |
B.图案蕴含了读者就像一只只蜜蜂,不断从《读者》中撷取人生智慧和精 神营养去酿造甜蜜生活的寓意。 |
C.图案①属于传统的静态设计风格,唤起人的怀旧感;图案②采用动漫风 格,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更能吸引年轻人。 |
D.图案①采用静态的对称设计,富有装饰性;图案②采用不对称的设计,更具有动态感。 |
小题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小题2:_________,禾黍秋风听马嘶。(《长亭送别》)
小题3:晓来谁染霜林醉,_______。(《长亭送别》)
小题4: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 ,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
小题5:沧浪之水清兮,______;_______,可以濯吾足。(《渔父》)
小题6: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逍遥游》)
小题7:定乎内外之分, ________,斯已矣。(《逍遥游》)
我叫马三立
刘连群
①20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岁月,已经步入耄耋之年的马三立依然保持着健旺的活力。
②为马三立捧哏的合作者去世后,他就只说单口相声了,这一来倒另辟蹊径,开拓了又一艺术天地。他以老者的神态、语气讲笑话,从大家熟悉的生活琐事说起,可就在你不知不觉间转入正题了,直至“包袱”设就,从容“抖”开,让你先怔一下才幡然醒悟忘情失笑,而且越笑越有味道,有时还会依稀咀嚼出一丝哲理来,这就是大师的功力和境界了。
③大师的幽默又是不受舞台限制的,晚年的马三立似乎随时随地能够抓出笑料,得心应口,激起笑声一片。去劳教所向失足少年讲话,走下汽车有两位女警察搀扶,记者一路追随照相,马三立忽然温和地说:“明天见报群众看见我让俩警察架着往里走,会说马三立这么大年纪还犯案,这不,被警察押着进监狱了!”此话一出,两位女警察笑得弯下身,半天没直起腰来!
④马三立经常在台上说相声时自称“马大学问”,其实生活中的他确实爱读书,到老仍手不释卷,并且兴趣广泛,博闻强记。他读书涉猎面很广,他认为相声演员“肚子是杂货铺”,为此他一直忙中偷闲见缝插针勤读不已。除了读书,他还喜欢看戏,结交了许多梨园行的朋友。他还爱好国画、书法,爱看足球。
⑤马三立的记忆力堪称训练有素,而且到老不衰。他到晚年一直没有放松对记忆力的锻炼,有一件事非常耐人寻味,就是他一直记得胡耀邦同志逝世的日子、时间和中央悼词的部分章节。晚年的马三立始终律己甚严,曾经自拟“养心安神十一条不该”和为人处世的“三别、三不、三对、三要”。 “不该办的事情,莫办;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用的物品,不买;不该要的礼物,不收……不该得的报酬,不要”,“对自己的声望,珍惜;对道德品行,端正;对衣食住行,知足。”
⑥2001年12月8日晚,“相声艺术大师马三立从艺80周年暨告别舞台晚会”上,马三立仍是那身可体的灰色中山装,那副镀金框架的秀郎架眼镜,还夹有灰色的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含微笑,一派儒雅的长者风范。知道内情者会发现他的步子比过去慢些,气息也显得微弱,但一站到舞台上,却仍旧精神矍铄,光彩照人。依然是过去的老惯,先向观众作揖示意。如潮掌声止息下来,人们静静地等着大师开口,却谁也没想到,那沙哑、温和的嗓音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我叫马三立……”谁不知道他是马三立?但他就是用这种小学生报到式的自报家门,拉近了与几千名观众的距离,也缓和了现场绷得过紧的气氛。马三立似乎有意冲淡晚会的隆重、严肃气氛。于是他娴熟自然地现场抓哏,妙语连珠:“……有的观众点我那段《买猴儿》,说不了了,没气力了,我现在已经成了‘老猴’了!”大家上台表示敬意和祝贺,他仍然不肯让气氛庄严起来,马季神态虔诚地献上手书的八个大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马三立含笑称谢,拉起他的手说:“我和马季,还有马玉涛是一家子,都是‘马大哈’的后代。”全场大笑。
⑦他原为让人笑的,他坚持到了最后。大师走得很和、很从容,似不再有所牵挂。
⑧就引用宋人程颢的《秋月》结尾吧:“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文汇报》2011年10月26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大师的功力和境界就在于,在不知不觉间让人幡然醒悟,忘情失笑,而且越笑越有味道,有时还会依稀咀嚼出一丝哲理来。 |
B.马三立说相声时常自称“马大学问”,认为相声演员“肚子是杂货铺”。他读书博闻强记,涉猎很广;兴趣广泛,喜欢看戏,国画、书法颇有造诣,还爱看足球。 |
C.划线处的描写描摹了马三立朴素、严谨、随和、儒雅的长者形象,表现了他对观众的尊重,暗示了马三立对相声艺术的追求与热爱一直没有改变。 |
D.从艺80周年暨告别舞台晚会上,马三立有意冲淡晚会的隆重、严肃气氛,用小学生报到式的自报家门,拉近了与几千名观众的距离,也缓和了现场绷得过紧的气氛。 |
E.本文作者以深深的敬意叙写了马三立的从艺生涯,步入耄耋之年的马三立依然保持着健旺的活力,改说单口相声后开拓了又一艺术天地,依然兴趣广泛,爱好读书,记忆力到老不衰。
小题2:文章结尾程颢的《秋月》一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如此结尾有什么作用?(4分)
答:
小题3:请结合文本分析马三立能成为一代相声大师的原因。(6分)
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炎德英才大联考2019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