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郡中学2020高三月考卷二地理,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收集整理长郡中学2020高三月考卷二地理的相关答案解析,获取方式(用百度搜索:趣找答案)即可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
B.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白氏长庆集》。杜甫,字子美,其诗歌艺术堪称集汉魏至盛唐诗歌之大成。有《杜少陵集》
C.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后者以柳永、李清照等为代表,作品语言含蓄清丽,感情婉转缠绵。
D.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语言上多铺张藻饰,讲究文采韵律;内容上多侧重于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
【题文】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逢病军人
卢纶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河湟旧卒
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小题1】两首诗中所写的人物有何异同?试简要概括。(4分)
【小题2】卢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
【小题3】请简析张诗的主要表达特色。(4分)
(1)廉颇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千骑拥高牙, ,吟赏烟霞。(柳永《望海潮》)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柳永《雨霖铃》)
(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6)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7)千古江上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重建文学批评的公信力
我们时代的文学现场和批评家的工作现场距离越来越远,现在该到了文学批评质疑自身存在意义、重建公信力的时候了。而质疑也好,重建也罢,文学批评必须思考一些基本常识问题。
一是文学批评必须“到场”和“到岗”。必须明确文学批评不完全是书斋里的学问。学院化、学理化不是文学批评脱“岗”和离“场”的遁词。文学批评“到场”和“到岗”不只是不断追踪新作家新作品的问题,还关系到熟悉新的批评生态、掌握新的批评媒介、运用新的批评范式的问题。网络、都市报、时尚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呼唤新的媒体文学批评。对于新媒体文学批评和传统文学批评的关系以及差异有待在实践中深入研究。严格地说,当下文学批评与中国飞速发展的新媒体很不相称。“到场”和“到岗”,有一个问题需要正视,中国文学生成于世界格局下的中国场域。因而,我们不仅有理由要求批评家懂文学,而且必须懂“中国”,懂“中国问题”。批评家不只是文学鉴赏家,更应该是一个有现实关怀的“杂家”。
二是文学批评必须“批评”。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实看,当下有理有据对中国文学挑刺找茬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学批评都很稀缺。批评家和作家一团和气、抱团取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批评的锋芒越来越钝化。
三是文学批评必须“文学”。当下文学批评越来越“非文学化”值得警惕。拿近年以“小历史”视角叙述近现代中国史的长篇小说为例,如何对《兄弟》《受活》《生死疲劳》《赤脚医生万泉和》《致一九七五》《启蒙时代》《河岸》等进行文学考量?值得注意的是,批评界对这些小说关注的热点往往集中在和“大历史”叙述的意识形态视角上。问题是文学的任务仅仅是提供一种不同于正史的地方史吗?对于这些小说,如果我们还只是将其意义设定在历史的真伪之辨上,显然是一个背离文学常识的伪命题。
具体到每一个从事文学批评的批评家,首先要追问的是,“谁”在批评?也就是批评者站在什么位置发出自己的声音。观察当下的文学批评,是“谁”在批评,是“谁”发出的声音,越来越不清晰。千人一腔,我们感觉不到文学批评从业者独立的文学观,感觉不到他们的体温和心温。在这里,我们甚至不害怕批评者的偏见和异见。一定意义上,最可怕的不是偏见和异见蜂起,而可能是唯存共识。因此,理想的文学批评生态是不同精神立场和文学观的并起和交锋。其次是,为什么要进行文学批评?文学批评仅仅是作为人文学科的“非常精确的智识劳动分工”(萨义德),作为谋生手段之一种而存在吗?即便从“智识劳动分工”角度所赋予文学批评的文学史、文学理论、媒体批评的职责来看,我们的文学批评也不能算称职。而且,除此之外,文学批评应该将自己的触角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社会,介入到现实中间。再有就是怎样进行文学批评。文学批评从业者必须意识到的是在当下中国生活并且进行文学批评实践,因而,如何开展文学批评,运用怎样的批评资源和批评范式开展文学批评是无法回避“在中国”这个现实处境的。从这种意义上,每一个文学批评从业者都面临着不断重新做“会判断、能批评的人”的问题。无论怎么说,在当下,文学批评从业者仍然是文学教育、作品遴选和推介以及文学传统积累等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批评从业者只有通过广泛的批评活动才有可能重新确立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建立起文学批评的公信力,同时重新塑造文学批评自己的形象。
(2011年3月1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小题1:下列关于文学批评必须“到场”和“到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对于当下文学批评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下面的分析和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小题4:根据原文,一个从事文学批评的批评家必须要关注的问题有哪些?
长郡中学2020高三月考卷二地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长郡中学2020高三月考卷二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