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英语,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收集整理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英语的相关答案解析,获取方式(用百度搜索:趣找答案)即可
在下列常用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阴谋诡计 刚腹自用 咄咄逼人 明辨是非
B.驰骋疆场 并行不悖 沾污清白 发扬光大
C.别出心裁 旁证博引 歪风邪气 贻笑大方
D.劳动锻炼 星罗棋布 辰巳午未 即使那样
【题文】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含蓄,讲究诗意美。宋徽宗赵佶有一次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考画家。有的画师画了深山古寺的全景,有的画师画了密林掩映的深山古寺的一角。而获得第一名的画家画了以下的画面:崇山峻岭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一个年迈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水倒进桶里。和尚挑水,表明附近有寺庙;和尚年迈,还得自己挑水,可以想象那是座破败的古寺。寺在深山中,画面上看不见,就表现了“藏”字。
假设你是一位画家,要以“骤雨初歇”为题构思一幅图画,使之富有含蓄的诗意美。请参照划线语段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你想象中的画面。(不超过50字)
答:
(1)佩缤纷其繁饰兮, 。(屈原《离骚》)
(2)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苏轼《赤壁赋》)
(4)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 ,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
(6)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7) ,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其一》)
(8) ,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民慈善”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
汶川特大地震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灾难发生以后,全国人民捐赠热情如潮。“守望相助、出入相友、疾病相扶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灾难袭来,13亿人与灾区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再次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的胸怀、坚毅的精神。这次灾难将中国的民慈善推向高潮。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慈善,似乎是“达官贵人”们的事。确实,慈善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可是,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尽管有人捐赠5000万元,但也有乞讨老人把讨来的零钱换成整钱捐了105元,还有更多的人自发地从全国各地赶往灾区做志愿者,认领孤儿的热线电话也被打爆……可见,慈善并不是富人的专利。民政部救济司司长王振耀曾说:“中国人的风尚,为何不能用金钱表现?民慈善不开发,中国的慈善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民的慈善,是最可贵的慈善。每增加1块钱的慈善支出,对于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来说,它的边际效用是不一样的。一个家产只有100块钱的穷人,如果他能捐出1%,他就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而一个有数百亿资产的大富翁,即使捐出了一半,谁敢说他就一定比那个穷人更有爱心呢?
从理性角度来看,一个乞丐是绝对不会去施舍的;相同的道理,也只有充分盈余的人才会有能力在经济上去帮助别人。但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慈善作为一种以爱心为基础的道德事业,尽管受经济规律影响,但同样与社会和道德风尚紧密相连。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上有不少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行为。可是,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通过慈善救助,营造出了一种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显然,从个体来讲,民捐助的钱并不多,但是,民慈善超越了施舍和恩赐的狭隘含义,而具有建立在人格等基础上的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内涵。
“民慈善”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积极、阳光的一面,也看到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消费时代的来临,老百姓的可支配能力越来越高。广大老百姓参与慈善救助活动,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理性的财富观念。卡耐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西方人乐善好施源于理性的财富观和基督文明的价值观。在我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认为,义是人的立身之本,精神追求应重于物质追求。不散不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正所谓“行善积德”,对个人而言,这也算是一种价值体现和精神满足了。
小题1:下列各项中,不是“民慈善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的依据的一项是
A.“民慈善”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积极、阳光的一面。 |
B.“民慈善”虽然捐助的钱不多,却是最可贵的慈善。 |
C.“民慈善”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理性的财富观念。 |
D.“民慈善”彰显出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 |
小题2:下列关于“穷人”与“富人”慈善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穷人即使只捐出他财产的1%,也比一个亿万富翁捐出一半资产更显得有爱心。 |
B.慈善不是“富人”的专利,不过“富人”的慈善意义更为重大,更能体现出爱心的价值。 |
C.“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一个贫穷的乞丐是绝对不会施舍的,不会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
D.穷人的慈善超越了施舍和恩赐的狭隘含义,体现出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内涵。 |
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不开发民慈善,中国的慈善只能走向消极,并将成为一句空话。 |
B.慈善是一种以爱心为基础的道德事业,与社会和道德风尚紧密相连。 |
C.中国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慈善活动,这反映出中国人越来越理性的财富观念。 |
D.卡耐基认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西方人的乐善好施体现出其理性的财富观和基督文明的价值观。 |
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英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