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二语文

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二语文,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收集整理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二语文的相关答案解析,获取方式(用百度搜索:趣找答案)即可
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
下面对《失街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失街亭》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九十六回,完整的故事情节为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文中略去第二部分空城计。
B.《三国演义》作者用较多笔墨描写了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斗智斗勇,《失街亭》虽然没有写出二人的直接争锋,但为二人较量揭开序幕。
C.《失街亭》刻画了马谡狂妄自大、刚愎自用、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形象,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使人物跃然纸上,马谡最后只落得街亭失守、人头掉地,对后人不无警策。
D.《失街亭》人物形象众多,有小心谨慎、军令严明的诸葛亮,忠心耿耿的王,老当益壮的赵云,雄才大略的司马懿,作者对这些人物均着墨,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题文】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人工降雨形成过程的四个重要词语。(4分)
一家瑞士公司采用新技术,在阿联酋东部地区制造了超过50场暴风雨。为制造人工降雨,这家公司建造了五个用以生成带负电荷粒子的电离装置,这种外形就像钢柱上的灯罩似的装置可以电离生成大量带负电荷的粒子。每个电离装置配备了20台发射器,可以将数万亿个催化云形成的带负电荷粒子发射到高空,它们被送上高空与阳光照射地面释放热量生成的气团汇合。带负电荷的粒子具有吸附尘埃微粒的天生本领,一旦到达生成云的合适高度,带负电荷的粒子将吸引空气中漂浮的水分子,令其在自己周围凝结。只要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气,就会产生数十亿个水滴并形成云雨。
(根据新浪科技 2011年1月4日相关消息改编)
    ▲           ▲           ▲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作答)(6分)
小题1:老者安之,          ,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小题2:              ,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
小题3:师者,          。 (韩愈《师说》)
小题4:舞榭歌台,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占》)
小题5:             ,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锦瑟》)
小题6:潦水尽而寒潭清,                。    (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7: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小题8:                  ,死当结草。    (李密《陈情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学  问
⑴有些人学问渊博,但少才识,往往只成为供人查阅的活字典。唐朝李善,学淹古今,精通典故,为《昭明文选》做注,旁征博引,后人叹服。他的工作是有益的,但也有人说他才识不高,缺乏创造,没有起到更大的作用。
⑵苏轼《贾谊论》说,贾谊才学虽高,但不善于分析把握形势,以致郁郁而死,没有发挥自己的才能。苏轼分析说:“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尽管苏轼意见未必正确,因为导致这场悲剧主要是统治者的错误;但是贾谊未尽其才,却是历史事实。在这点上他不如司马迁。司马迁为了写成《史记》忍受人间最大的侮辱,终于达到目的。
⑶由此可见,一个人有学问未必有才能;进一步说,即使才学有余也可能识见不高。这就需要有自知之明,在实践中针对自己的弱点有意识地进行锻炼,弥补不足。
⑷1781年,赫歇尔认定天王星是行星。其实,在这以前,已有好几位天文学家观察过它了。当时流行着一种陈腐的观念,认为太阳系的范围只到土星为止,土星以外,再没有行星了。要打破这观念,需要胆识和勇气。持这种观念的天文学家因循守旧,他们既不敢、也未想到应该扩大太阳系的领域,因而总是把天王星当作恒星而不加注意。勒莫尼耶甚至观察过它达十二次之多,最后还是让它逃之夭夭。识见不高,可为发一浩叹!“自谓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谁又能断定,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太阳系已经到了尽头呢?
⑸为了说明才学识见兼备,不妨再举两个例子。
⑹万有引力是自然科学中的最大发现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都归功于牛顿。其实,这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例如罗伯特、胡克等人早已有了引力的观念。胡克是卓越的实验物理学家,具有出色的实验才能,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都有贡献,包括众所周知的弹性力学中的胡克定律。然而在数理方面缺少牛顿那样横绝一世的创造才能,他虽然走到了万有引力跟前,却仍然无力抓住它。就像一个不会爬树又无工具的人,尽管看到橘子高悬枝头,却无法搞到一样。胡克的故事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有多少原可发现的东西由于才能有限而失之交臂。
⑺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用了三十年的功夫,精密地观察行星的位置。他观察才能非常出色,不幸却短于理论研究。从长期观察的资料中,他得到的是错误的结论。后来第谷请了德国人开普勒做助手。开普勒与第谷相反,观察技术远不如第谷,但理论研究却很有才华。通过对第谷资料的分析,他大胆创新,提出了“火星运动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一个焦点上”的假设,结论与观察资料符合。就这样,第谷的精确观察与开普勒的深刻研究相结合,引导到行星运动定律的发现。这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范例。如果没有开普勒,第谷的辛勤积累也许会成为一堆废纸;反过来,没有第谷,也根本不会有开普勒的卓越成就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小题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准确的两项是 (6分)

A.勒莫尼耶未能认定天王星是行星,是由于识见不高。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主要依靠的是他在数理理论方面横绝一世的创造才能。
C.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观察才能非常出色,但因为识见不足,未能成功。
D.胆识和勇气使得赫歇尔发现天王星是行星。

E.行星运动定律的发现主要是凭借开普勒的理论研究。
F.胡克具有出色的实验能力,但由于才能有限而不能发现万有引力。
小题2:对文中“自谓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一句最准确的理解是 (3分)

A.根据上文指明勒莫尼耶的工作离成功还有很大距离。
B.借行星发现的过程表明天外有天,宇宙无限的观点。
C.引出下文感叹我们今天对太阳系的认识尚未到达尽头。
D.就天王星之事慨叹科学发现需要远见卓识。

小题3:⑴⑵段中作者列举了两种关于学问的论断,请分条列出,并举出文中相应的事例。(4分)
小题4:文末“如果没有开普勒,第谷的辛勤积累也许会成为一堆废纸;反过来,没有第谷,也根本不会有开普勒的卓越成就”,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看法?(5分)

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二语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二语文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