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四次月考理综答案及试题化学/生物),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收集整理2020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四次月考理综答案及试题化学/生物)的相关答案解析,获取方式(用百度搜索:趣找答案)即可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梦溪笔谈》是有关历史、文艺、科学等各种知识的笔记。作者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B.《察今》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秦相吕不韦所作。
C.《训俭示康》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给儿子的训诫,过去学过的《赤壁之战》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D.《梅花岭记》作者是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全祖望。本文赞颂了明朝末年抗清殉国的史可法。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其父奢不能难,然不谓善,谓其母曰:“赵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后廉颇与秦相持,秦应侯行千金为反间于赵,曰:“秦之所畏,独赵括耳。”赵王以括代颇将。蔺相如谏,王不听。括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又不听。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白起代王
(1)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2)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
(3)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4)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5)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
(6)学而不思则罔, 。(《为政》)
我在寺庙里见过苔藓。寺庙是尘世的净土,是修身养性的宁静栖园。修道者们苦苦寻觅的无非是人在大地上诗意栖居的生命方式。不管红尘千丈,我自守住心性,守住人与天、心与道最本源最深妙的血脉关联。世俗文化随着物欲的膨胀日益远离人与世界的真谛,求道者们以他们舍身求道的苦行精神维系了世界和人在根上的联系,这也为返本溯源的后来者保留了一条条秘密幽径。入定、静观和冥思,就是古人悟道和修行的基本方式,也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内在超越之路。我每一次谒访寺庙,踩着那铺满苔藓的小径,就仿佛看见了僧人们宁静淡远的背影,秋风,犹回荡着诵经的声音;而飞檐上的月亮,莫非是他们留在天上的面容:似笑非笑,是不是他们久久冥思禅坐,忽然顿悟时绽放的喜悦而吉祥的神色?
(节选自《苔藓》)
作者为什么说“寺庙是尘世的净土,是修身养性的宁静栖园”?请分点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四次月考理综答案及试题化学/生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2020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四次月考理综答案及试题化学/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