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联考]广东省2024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卷
[广东大联考]广东省2024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卷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广东大联考]广东省2024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卷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广东大联考]广东省2024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卷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7.自秦设县以来,历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县治。古代县治的实践与思考至今仍有借鉴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在秦汉到明清的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中,县始终是地方基本治理单位,且数目变动不大,大致都在一千个以上。历代王朝对百姓的控制主要通过县级政权展开,所谓“六部之事系于一人”。劝农桑被历代王朝列为县级政权的“百政之首”。各类民、刑案件必须先赴县衙投诉,县衙不能无故拒绝受理。县级政权还负责捕盗和维持社会治安。历代县衙还是国家赋税的直接征收者。历代统治者还把县级学校当作县政和基层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赵秀玲著《中国乡里制度》等材料二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对县制进行了这样的设计:设立经选举产生的县议事会、参事会和城镇乡董事会,实行地方自治;同时,知县既担任县行政长官,又担任地方自治系统中的县参事会会长。此后,县制不断改良,取得了一些成就。近代县制改变了县以下不设治的制度,建立了区乡一级行政以及准行政性质的保甲组织,为国家行政深入农村基层、改变乡村社会的无序状态提供了组织保障。县级行政处在官治与自治的结合部,同时又与府厅州同为上级地方自治团体,使其在加强地方权力、减少行政层级等方面,处于框纽的位置。—楠编自王建朗等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县制的特点。(6分)
8.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农民的家庭自留地占耕地总面积的3%,却提供了全国牛奶产母的五分之一和生肉产量的三分之一,另外还有大量水果和蔬菜。这表明当时苏联A.农业集体化面临囷境B.农民生产积极性高C.农业改革有明显成效D.农业技术取得突破
D5.18世纪末,中国人口狂飙式地增长,历史学家一直在争论增长的确切规模,许多人认为人口大致增加了一倍,达到3亿人,并指出这都跟同时期来自美洲作物:玉蜀黍、甘薯和烟草有板大关系。这表明A食物交流化解了中国古代的人地矛盾B.人口增长使美洲作物传入中国C.美洲作物传人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D.物种引人推动了中国人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