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联考]吉林省2025届高二年级10月联考历史试卷
[吉林大联考]吉林省2025届高二年级10月联考历史试卷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吉林大联考]吉林省2025届高二年级10月联考历史试卷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吉林大联考]吉林省2025届高二年级10月联考历史试卷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3.基辛格在《论中国》写道,“1969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毛给当时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中‘三分天下'的典故,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奉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B.目的是为改革开放营造环境C.国家利益影响外交政策调整D.中美两国国家利益基本一致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常深入社会搞调查研究。1880年4月,马克思为法国《社会主义评论》杂志起草了《工人调查表》,提出100个问题,详细了解工人的劳动环境、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资生活以及劳資关系状况,从中探索资本主义的罪恶和剩余价值的秘密。马克思的《资本论》参考了1500多种书籍和档案文件,包括大量的英国调查委员会和工厂巡视员所整理的调查报告、经济资料。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序言中说,他用了21个月的时间,通过亲身观察和亲身接触,直接研究了英国的无产阶级,研究了他们的痛苦和要求。——摘编自邓立勋《与调查研究》材料二1924年7月,在彭湃等人的倡议下,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以下简称“农讲所”)正式成立。彭湃、阮啸仙、等人先后担任第一至第六届农讲所负责人,农讲所积极引导学员要“入民间去”,把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学员到农村进行社会调查。——摘编自许江、王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调查研究的制度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马克思、恩格斯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的背景,并说明其意义。(9分)
18.1813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品德的形成》一文中首次使用了“工人阶级”一词。到1817一1818年,“工人阶级”一词被欧文不断阐释,并作为同“上等阶级”“中等阶级”相对立的概念。以后,工人的刊物广泛地接受和使用了“工人阶级”一词,这一现象表明A.欧文的理论观点有利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B.空想社会主义主张阶级斗争理论C.工人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D.工人阶级接受了科学理论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