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炎德·英才大联考2020届长沙市一中高三月考六

炎德·英才大联考2020届长沙市一中高三月考六,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收集整理炎德·英才大联考2020届长沙市一中高三月考六的相关答案解析,获取方式(用百度搜索:趣找答案)即可
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
选出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官至礼部尚书,有《苏东坡集》,著名作品有《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B.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今存《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
C.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惊世骇俗的作品。
D.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等。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小题1】诗的前两句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寓意?(4分)                                                                         
【小题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4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
(2)__________________,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3)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它既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又是人类创造绿色财富的经济。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绿色经济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绿色消费。绿色经济以高科技为手段,一方面通过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高科技的绿色产品极大地占有市场,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导部分,使广大低收入者能够买得起绿色产品,实现社会公;另一方面,它又要在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范围内,把技术进步限定在有利于人类、有利于人类与大自然相互关系的轨道上,使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不损害环境与人的健康,即按照人类生活或生存的方式来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绿色经济不仅包含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的内容,同时还追求以最小的资源耗费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绿色、健康的基础上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可持续可利用和保护,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绿色经济以人为本,其主旨是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展,它兼顾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当代人利益与子孙后代的利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类利己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生态环境与资源的永久可利用性,而绿色经济始终强调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追求的不是简单重视自然资源的价值,而是从动态上强调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永久可利用。
  作为一种超越“唯生态主义”的经济,绿色经济不会单纯地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眼光来看待经济的持续发展,更不会以栖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来换取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是希望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更好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
  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不同,二者虽然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循环利用等方面有着共同之处,但绿色经济是以科技手段来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等内容,在动态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虽然循环经济也强调“以人为本”,但是,循环经济最主要是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和改善来实现的,它并不具有绿色分配的内容——保证最低收入的人能够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而绿色经济理论则在强调社会公方面比循环经济的内容要丰富得多。
1.下列对“绿色经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自然资源。
B.绿色经济围绕以最小资源耗费换取最大经济效益这一中心,使人与白然和谐。
C.绿色经济把技术进步规范在一定的轨道上,这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不矛盾。
D.绿色经济的突出特征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唯生态主义”为了保护白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以牺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
B.绿色经济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展,并不反对个人利益,它体现的其实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类利己主义。 C.循环经济主要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改善来实现以人为本的追求。
D.作为一种以知识为基础且能创造绿色财富的新经济,绿色经济涵盖并超越了“唯生态土义”和循环经济。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发展绿色经济意味着即使是最低收入的人也能够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
B.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绿色消费,可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C.绿色经济既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又可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实现双赢。
D.绿色经济是一种较理想的经济形态,在社会公的内容方面比循环经济更全面。

炎德·英才大联考2020届长沙市一中高三月考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炎德·英才大联考2020届长沙市一中高三月考六

赞 (2)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