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联考]四川省2024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月联考历史试卷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四川大联考]四川省2024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月联考历史试卷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四川大联考]四川省2024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月联考历史试卷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1.1534年,马丁·路德历时13年将整部《圣经》译成德意志方言,其翻译的《圣经》“不仅铺平了通往上帝的语言之路,而且创造了德语言的书写规范,使德语克服了口语中的诸多差异而得以普遍通过”。据此可知,马丁·路德的做法A.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认同B.提高了德意志国民的文化素养C.加强了德意志的中央集权D.有利于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4、15世纪,在德国的一些城市中,拉丁文法学校才被作是“学校”,但这些学校无法满足市民对本族语教学的需求,这就导致一些城市出现了德语学校,由于这些学校没有得到教会许可,因此被称为“冒险”的学校。直到17世纪,德语学校才得到地方行政当局的承认。18世纪普鲁士的两位国王为初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威廉一世颁布法令,国家通过提供土地和经费在普鲁士创建乡村学校。腓特烈大帝颁布法令,规定了强迫入学、统一规定了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和教科书。1787年,他还创建了管理和领导普鲁士王国所有学校的“中央管理委员会”,教会不再管理学校事务。20世纪初期,德国开始逐渐改变原有纯粹知识传授模式的“国民学校”,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劳作学校运动”。德国学校教育开始将“培养既有文化又掌握专业劳动技能,拥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作为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摘编自钟文芳《西方近代初等教育特性之历史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德国教育”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了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补充和调整。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从上述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四川大联考]四川省2024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月联考历史试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