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徳英才大联考202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答案,2021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收集整理炎徳英才大联考202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答案的相关答案解析,获取方式(用百度搜索:趣找答案)即可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著名作家郭沫若、茅盾、巴金、曹禺的代表作分别是诗集《女神》、长篇小说《子夜》,长篇小说《家》和剧本《日出》。
B.《论语》是记录儒家学派创始人孔丘言行的语录体专集。《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作品,由庄周及其后学者所著。孔丘和庄周都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
C.《人间喜剧》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小说总集的名称。其中包括著名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和《家庭的苦难》。
D.《战国策》是汉朝刘向校定皇家藏书时辑录的,书中着重写战国时代谋臣、策士和诸侯的言行,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题文】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题目。
百嘉村见梅花
龚鼎孽①
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
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②。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③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①龚鼎孽:龚鼎孽(1615-1673),字孝升,崇祯元年进士。清兵入关后做太常寺太卿,康熙时官至礼部尚书。②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③红冰:指眼泪。古书有言:“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小题1】纳兰性德在词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两首诗词都写到 “梦醒”,这两处“梦醒”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2)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3)万里悲秋常作客 , __________ 。(杜甫《登高》)
(4)子曰:“君子怀德,__________。”
城市最重要的品质是人文 蔡铭燕
城市是人类的居所,城市的主角是人,也只能是人。很显然,对于城市的未来,城市规划最重要的指引首先应当是社会学。就拿北京城市改造中最小的构体——住宅(四合院)来说,多元的文化包含多元的家庭结构、多元的邻里关系,这些都需要通过造街巷的多元性、空间的多元性来满足,城市的活力正是通过这种人性化的多元得以张扬。北京城市街区不是一座座四合院简单相加之和,四合院也不仅仅是居住的容器。任何历史街区保护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最重要的品质就是人文。
北京的“四合院 ——胡同”作为居住建筑,不仅由于它的历史悠久,构成具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更由于它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而闻名于世。
中国人居住的特征之一,就是群居形式中仍然能够通过院落处理达到高私密性的空间。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住在四合院里的人不常与周围的邻居来往。他们与外界的联系,是通过大街和胡同构成的街区网络。如蛛丝般遍布全北京的胡同,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间。不能将它仅仅看成是居民穿行的通道,老北京人的院子一般没有自来、没有化粪池,因而胡同要走马车、骡车、水车、粪车,靠这些运输工具和行业人员提供用水和清除污物;许多胡同里还有买油盐酱醋的小店,也有一些小贩走街串巷叫卖各种物品。这种胡同是一种居住和商业混合使用的公共空间,它是一种既有很高的私密度,又有很高的舒适度的结构。一个院一个院地紧挨着,密度很高,胡同外的大街上分布着寺庙、戏楼、会馆,这又是它的另一个公共空间。
北京老城由一间房子到一座院落,到一条胡同,到一个街区,到整个城市,构成了居民生活多元的公共空间。提到“街坊”,人们就很自然地联想到明清,甚至更早时期,国人居住的街区。老北京街区因具有这样丰富的多样性而充满活力。这正是许多老北京人和众多学者留恋“四合院——胡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被誉为彻底颠覆了传统城市规划理论的简·雅各布斯,她在关于城市发展的经典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有段对理想社区的阐述:一个生机勃勃的社区、一个活力无限的社区,一个具备价值内生的社区,在建筑形态上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四个要点:用途混杂、街区的小路网多、建筑形态有连续性、有适当的密度。如果以这几个重要特点界定城市综合体的构成,老北京街区恰是这样的建筑群。
北京城区现存的四合院大多建于明清时期,缺少维修,同时由于人口的膨胀和社会的发展,北京的“四合院——胡同”的缺陷显得越来越突出,社会结构、家庭结构都发生了变化,生存条件也今非昔比,没有现代城市基本设施的老宅院,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实际使用的功能需求和审美取向。对于北京这样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传统四合院再作为市民的主要居住形式是不现实的。但是作为建筑本身,毫无疑问,作为一种典型独特的地方民居,四合院的建筑形式是有价值的,应当有计划地保留。北京旧城街区改造和保护问题,无论是从城市风貌还是民生需求上来说,都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了。
最佳的整治当然是,既能完整地保留四合院住宅建筑的民族文化的特点,又能解决人性化居住的问题。从“以人为本”出发,我们首先要突出的是“人”,保留民族风格并不是古建筑的翻版,不必如南池子大街的仿古四合院那样,过于强调传统的表象元素和传统材质,在四合院建造时使用了北京传统民居的构建方式,一些院落竟然是全部木结构。要知道,这是民居改造而不是古建筑修复我们不能落入文化自恋的误区,正如保留国粹不必连小脚也保留一样,需要的是重新发掘、提炼,完整地阐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脉络及其深层结构。
小题1:下列关于老北京居住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合院是封闭式住宅,它不与外界接触,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
B.四合院的居民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通过胡同、大街和坊间构成的街区网络。 |
C.胡同是一种居住和商业混合使用的既有很高的私密度又有很高的舒适度的公共空间。 |
D.胡同外的大街上分布着寺庙、戏楼、会馆,这又是一个更大范围的活动公共空间。 |
小题2:文章引用简·雅各布斯的言论,用以论证北京的“四合院——胡同”保护原则,下列观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合院的改造,要在群居形式中通过院落的处理,以达到具有高私密性的空间。 |
B.“四合院——胡同”的改造,要构成大街和胡同街区网络的居民生活多元的公共空间。 |
C.四合院的改造要完整地保留四合院住宅建筑民族文化的特点,又要解决人性化居住的问题。 |
D.由胡同、街道、坊区规划结构形式的街坊的规划布置,满足街坊内居民生活居住的基本要求。 |
小题3:文中画线的句子“北京城市街区不是一座座四合院简单相加之和”,引出了选文关于历史街区保护的哪个观点?(3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解析网 » 炎徳英才大联考202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答案